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

 “通過專利,授權他人共謀,製作成藥,每售藥一份,獲利就要分成與拿出藥方之人。二者之間獲利差距,說是天壤之別也不為過,這筆賬就算是傻子也會算。” 

 朱標兩眼放著光,接著開口道:“這樣一來,全國各地的名醫都會向朝廷貢獻出他們畢生所學,提供者享受專利帶來的收益,其他人則是能夠因此獲得學習的機會,並且會不斷推陳出新,全天下醫者醫術水平只會越來越高。” 

 “沒錯,這就是專利的作用了。”楊憲笑著點了點頭,接著開口道。“同理如果放在文學領域,一人著書,發行天下,每售賣一本,都要給書籍作者一筆專利費用。” 

 這個時代的小說作者,可沒有版權費一說,有的只是潤筆費,就是一次性將手中的文稿賣出去。 

 後續賣多賣少,都與小說作者無關。 

 類似後世網文小說的買斷制度。 

 除了明記外,其餘出版商給的潤筆費之少,顯然無法與買斷費掛鉤,充其量只能算是辛苦費。 

 所以這個時代很多小說家,其實生活過得並不好。 

 能夠支撐古代這些文人走下去的,更多還是認為著書立傳,能夠光宗耀祖,寫詩賦詞能夠青史留名。 

 當然也有一些是,胸中鬱郁不得志,寫給自己看的。 

 可這些都沒有金錢物質的回報,來得更加簡單粗暴。 

 後世網文井噴期,也正是發生在移動閱讀支付興起的年代。 

 楊憲十分耐心,將專利法所有涉及到的事情,方方面面掰開揉碎了和朱標一一講明。 

 朱標聽了是,雙眼異彩連連。 

 專利之費,楊卿真乃國士,學究天人,在他之前怎麼就沒有人能夠想到這些東西呢? 

 楊憲也沒有想到,會因為宋濂一事,引出專利法案來。 

 不過提早建立起這些制度,並非是什麼壞事。 

 後世,我國因為是後發,所以很多地方都一直受到發達國家的各種制約,但是現在不同,現在的大明是全世界科學最發達的地方,專利制度一旦建立,大明將會成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