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272章 倭人治倭

 最後一件事楊憲是順道去做的,去一趟專利局,把鉛筆的專利申請給搞定。 

 第二日,楊憲簡單和下面的人交代了一下,便是帶著鉛筆去了京城。 

 朱標也沒有想到,楊憲這麼快就把鉛筆成品做出來,立馬帶著楊憲去見朱元璋。 

 太和殿。 

 經過楊憲簡單的解說和示範後,朱元璋試著拿起已經削好的鉛筆寫了幾個字,發現意外的好用。 

 朱元璋不比朱標從小讀書識字,他打小放牛、當和尚、乞討,然後便是加入紅巾軍,開始征戰沙場。 

 朱元璋真正接受系統性學習,是在他成年之後。 

 因此後世很多人對老朱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認為老朱文化水平一定不行。 

 這點倒是與很多人對張飛的印象一樣。 

 事實上,無論是張飛,還是老朱都寫得一手好字。 

 不說在打江山的過程中,朱元璋就已經在認真求學。 

 即便是在即位後,老朱也沒有貪圖享樂,他深知一國之君,不僅有勇有謀,還要強化文學素養,開始博覽群書、勤勉練字,向宋濂、李善長等人求教,強化文藝素養,練就了一手好書法。 

 後世故宮就曾展出多件朱元璋真跡,有他寫給姐夫李楨的家書《致駙馬李楨手敕卷》,宋代大畫家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後的跋文等等,這些作品能夠看出朱元璋書法融合了顏真卿、柳公權的筆法特點,點畫渾厚蒼勁、鋒勁堅實,字體端莊沉穩,略帶欹側,又不給人呆板平整之態。 

 尤其是他最擅長的行書,融合了“顏體”的渾博寬朗,和“柳字”洞達筋骨,字體挺拔舒暢、方折剛健,筆筆拙雅質樸,好似長槍大戟,帶有帝王的雄偉大氣之象,但凡看過這些作品,就能徹底改正了對老朱“大老粗”的偏見。 

 而且由於朱元璋是半路學的毛筆字,因此對於鉛筆的接受度更高。 

 相信假以時日,他同樣能夠練出一手好看的硬筆字來。 

 “這筆好啊。” 

 朱元璋如獲至寶,開口讚道:“單單是便於攜帶與書寫這一個優點,就足可推行全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