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339章 護短的朱標(4k)

 面對朱標的問話,廖俊軍啞口無言。 

 朱標看著他,開口說道:“你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來替你回答。” 

 “若論打仗勇猛程度,湯叔叔不比宋國公差; 

 若論軍功,湯叔叔當年招降方國珍,活捉陳友定,功勞不輸衛國公; 

 若是論親疏關係的話,湯叔叔是跟我父皇不僅同鄉同村同裡,更是一條巷之裡光屁股玩到大的小夥伴。 

 湯叔叔還是我父皇反元的介紹人和領路人,當初就是他把我父皇召進反元起義軍的隊伍中。” 

 朱標沒說的,還有在朱元璋獨自領導一軍之初,威望不足時,更是是湯和最早作出表率,向朱元璋表示臣服。一個千戶給一個大頭兵牽馬執蹬。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湯叔叔都足以封一個公爵,可為什麼到最後他心甘情願做一個侯,這些年來,我從未從湯叔叔嘴裡聽到過一絲抱怨。”朱標視線從廖俊軍身上移開,看著周圍那些淮西的老弟兄們,接著開口說道。“如果換做是你們,是不是早就鬧翻了天了。” 

 “湯叔叔為什麼沒有這麼做,甚至沒有去問這一句為什麼?” 

 “因為湯叔叔把我們當成了自己人。” 

 大明開國的那一次封賞,最令人驚訝的就是湯和。 

 跟朱元璋極其親近,且軍中資歷最老的大將湯和,沒能受封公爵,最後只得了一個侯爵。 

 即便湯和的排名位居侯爵榜上第一,可在絕大多數人眼中,這依舊是委屈了這位開國元勳。 

 當時軍中很多人就很疑惑,為什麼從始至終,作為事件當事人的湯和本人從未說過一聲抱怨。 

 直到此時此刻,這些淮西老兵們才知道這其中原由。 

 湯和這時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這次平亂,朱標帶著他一起,而沒有帶徐達。 

 原來在這裡等著。 

 湯和轉頭看了朱標一眼,眼裡滿是讚賞。 

 他是看著朱標長大的,從懵懂的小孩,一路走到如今,成為一個真正的王者。 

 如果說朱元璋是大明這片天下那輪當空的旭日的話,那麼朱標就是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陽。 

 湯和收回目光,看著眼前的淮西老兵們,大聲開口道:“弟兄們,你們從剛才開始,就一直口口聲聲念著,陛下有沒有把你們當成自己人。我現在想反過來問你們一句,你們又有沒有將陛下當成是自己人。” 

 任何新朝新立的時候,論功行賞對於上位者來說都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 

 偉人曾說過一句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 

 即便是新中國建國之初,同樣也有一些同志認為自己勞苦功高、資歷深厚,應該擁有更高的軍銜和榮譽。 

 明初的這些開國功臣們,覺悟再高也高不過後世開國的那些將領們。後世可是有許多名帥主動上書要求降級。 

 而在大明建國之初,要讓所有人都滿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時,跟湯和並列的侯爵還有二十七個,其中不少自持功高、桀驁不馴之輩。 

 這些人未必個個對爵位滿意,如果有人鬧騰起來,嚷嚷著爵位低了,朱元璋怎麼辦? 

 這才剛開國,不可能就因此懲治功臣,又不能讓他們鬧騰。 

 朱元璋思來想去,想到一個最好的辦法,那就是故意壓低湯和的爵位,只給他封一個侯。 

 用一個“一侯震群侯”的辦法。 

 以壓低湯和的爵位來震懾其餘的功勞足夠,但沒能受封公爵的侯爵們。 

 湯和都只能封侯,排在他後面的將領們,再不滿意,也只能偃旗息鼓,他們再怎麼自持功高,也繞不過湯和不是? 

 壓一個湯和,就能解決所有元勳的牢騷。 

 湯和對此心中清楚,這是朱元璋視其為嫡系、親信的做法。 

 以馮勝為例,他犯的錯比湯和還多,可朱元璋為啥不降低他的爵位? 

 原因很簡單,馮勝不是朱元璋起家時的嫡系,關係不如朱元璋和湯和那麼親厚,朱元璋不能委屈馮勝。 

 而馮勝和湯和的結局就有著天壤之別,湯和後來不但被補上了公爵的爵位,還得以善終,而馮勝被朱元璋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