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八章,糧食危機

  “……復興城的糧食進口,可以總結成兩條大動脈,和一堆毛細血管。”布拉福德在仔細的給奧賽娜講述著自己的經驗和理解。

  “兩條大動脈,一西一南。南邊那條,通往青谷地區。聽說奧賽娜女士您就出身於那裡,對於那片區域,您應該是比較熟悉了。”

  “嗯。”奧賽娜微微頷首。

  她確實熟悉,她可是一個有著萬人規模的種植園莊園主的女兒,從幾年前開始就已經會幫著父親打理莊園算算賬了。

  青谷地區,在復興城以南,四百多公里之外。沒有什麼明確的交界線,就是隨著一路向南,氣候會變得越來越好。

  那也是怒梟星上少有一片氣候良好的地方了,廢能風暴出現的頻率很低,存在大面積的可耕種土地。怒梟星上想看到沃野千里的場景,唯有在青谷地區。

  一個又一個種植園,分佈在那片土地上。

  “而西邊那條,則通往大漠。那裡你可能不熟悉,雖然黃沙遍地,但是卻存在星星點點的綠洲。不少在西漠地區生存的人,在綠洲的地下,找到了從戰前時代遺留下來的種植工廠。修復過後的工廠,可以進行高密度的立體栽培,不需要很大的面積,就可以獲得非常高的產量。”

  “這兩條大動脈,支撐了復興城的主要糧食消費。去年,沃漢在聯盟議會的工作報告中提到,全年復興城從這兩處,總計進口了四十萬噸糧食。”

  “而所謂的毛細血管,指的是以復興城為中心,向周邊輻射五百公里的區域中的各個有糧食產能的各種中小型聚居地。這個範圍內,有一些可種植的土地,雖然沒有青谷那邊面積大、那麼集中,但總歸有一些,漫灘河谷莊園就是這類;還有一些環境特殊的地洞,可以密集的種植一些菌類;有些地方有養殖場……種類很多,產量不一。他們主要養活了這個範圍內幾乎所有的聚集地,富裕的產量則會拉到復興城來賣。”

  “還是以去年舉例,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復興城總計購入了十萬噸各類食品。”

  “這些加起來粗估的數量是五十萬噸。其實復興城沒有消費這麼多,其中有70%的糧食,是分銷到了復興城之外的各處。畢竟,復興城是整個星球最大的貿易樞紐。”

  奧賽娜的神色凝重:“也就是說,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保證我們自己的糧食安全,我們還要儘可能的讓糧食重新以復興城作為樞紐,在整個廢土上流通起來。”

  “是的。”布拉福德嘆息道,“如果做不到的話,或許復興城不會餓死人,但整個廢土上沒有糧食產能的很多聚居地,或許會遭受滅頂之災。”

  奧賽娜說道:“而且,今年青谷地區還出了事。比往年規模龐大許多的怪物潮,摧毀了很多種植園;流離失所的人很多很多,他們之中又有許多成為了劫掠者,更進一步讓局勢變得混亂……”

  “是的。”布拉福德說道,“青谷地區的亂局,讓我們今年從那裡獲得的糧食進口量下降了30%還要多,而且如果情況得不到緩解的話,這個進口量恐怕會崩塌性的降低。”

  關於青谷地區的討論,都是奧賽娜親身經歷過的。

  逃離青谷地區已經有幾個月了,但按照最新的情報來看,那裡的情況並沒有好轉,仍舊源源不斷的有來自青谷地區的流民,跨越了幾百公里距離,流浪到了復興城。

  每一個能活著走到復興城的流民背後,或許就有兩三個人倒在了路上。

  想到這一點,奧賽娜幾乎覺得自己都無法忍受了。

  但她只能忍受。

  她知道,現在他們還沒有能力,向南跨越數百公里的距離,沿途拯救那些遭受苦難的人們。

  她只能先把復興城給顧好。

  收攏思緒,她說道:“我們必須儘快恢復糧食貿易進口。我接下來將在商貿部的架構之下,建立糧食貿易局。所有在過去於糧食貿易行當工作的人,我已經派人去盤點了,他們會被立即調入到糧食貿易局之中。”

  “他們將各司其職,按照今天我們聊過的三個大方向,分成三個工作組,儘可能的去聯繫那些曾經跟復興城有過糧食貿易經歷的賣家與買家,儘可能的恢復糧食貿易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