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星總督開始 作品

第三百三十六章,帝國可持續性藥丸

  “你現在的情況,還是太小打小鬧了,左右兩個星球,一共才五億人口都不到,在帝國政壇上根本不算什麼。你好好搞上幾年,控制住科羅嘉,把那四百億人穩定下來,你在整個政壇就也算是登堂入室了。”

  說實話,勞依思耐心的、從頭到尾的給顧航講述了這麼多,核心意思其實很明白,就是想‘提攜’顧航一把。

  當然,這個所謂的‘提攜’,也不是白來的。

  一方面,人家誇的‘你做的好’,雖然是現實,但畢竟體量對於整個星域來說還太小。能管好一個村子,不代表能管好一個行省。

  另一方面,顧氏家族的支持也是沒那麼決定性的作用,畢竟顧氏有錢也是在星區範疇內的,放到整個星域體量上仍然不夠看。

  這兩個因素,只能說有點用,但不關鍵。

  真正關鍵的,是顧航之前走出的那一步閒棋,也就是把加拉爾多放回去的這一招。那位把顧航當做‘最好的朋友’、‘絕不背叛的夥伴’的傢伙,聽起來還真搞得風生水起,至少在宙域層面上有了水花。

  勞依思,以及她後面所代表的這群人,已經表露出了他們在整個星域事務上的有心無力了。把顧航拉進來,未嘗不是想借助那位戰爭使徒的影響力,看看能不能在更上一級政府,也就是東方宙域層面上,搞來一些好處,解決龍鷹星域所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

  而顧航也確實被勞依思所說的這一切,給打動了。

  科羅嘉3號,四百億人口!

  這是一股多龐大的力量?

  如果能夠把聯盟的體制複製到科羅嘉,讓那四百億人真正為他所用,像是怒梟星一樣迅速發展起來,顧航馬上就能一躍成為最頂級的政壇領袖。

  就如勞依思所說,科羅嘉這樣的幾百億人的巢都世界,在整個星域都是極為難得、少見的。天馬星區是星域內排名前幾的星區,就靠著科羅嘉和飛翼星頂著。那些普通的星區,往往好幾個加在一起,都沒有科羅嘉3號一個星球的人口多。

  拿到那四百億人,別的不說,顧航的每月恩賜點數收益都會直接爆炸。

  但是,心動歸心動,顧航還是沒有被直接衝破頭腦。

  怒熊軍團有上十萬人在那裡持續的作戰,顧航非常清楚,現在科羅嘉3號上的現狀,堪稱是個糞坑。

  本以為換了法徹斯做總督,可以得到法徹斯三個星球,外加龍鷹第3軍團的全力支持,可以將科羅嘉3號上的邪教問題給解決掉,但現實情況卻事與願違。

  淪陷區的菲諾市,狀況沒有半分好轉;其他多個大型巢都,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瘟疫邪法報告,感染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龍鷹軍團幾乎傾巢而出了,在科羅嘉上奮戰的星界軍已經達到了兩千萬人的規模。並且,法徹斯家族還額外投入了五百多萬他們自己的軍隊,並在科羅嘉上大範圍徵召本土的行星防禦部隊。

  這產生了超量的軍火需求,科羅嘉3號自己肯定滿足不了,法徹斯三個星球加起來也不夠,怒梟星的生產力強大,但畢竟體量過小,軍火訂單爆了,也生產不過來。

  顧氏商行全速運轉了起來,接了大量的商貿訂單,去到其他星區、甚至一些鑄造世界去購買軍火。

  按照伊萬·法徹斯總督的說法,他要將科羅嘉原有的一億行星防禦部隊,擴張到十億人的規模。

  顧航覺得他純粹是在吹牛逼。

  就你科羅嘉3號的經濟狀況和行政能力,以及當下面臨的困境,一億行星防禦部隊就已經維持得吃力了,十億軍隊?不可能的。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直到現在,科羅嘉本土的防禦部隊也就才擴充到了一億兩千多萬,跟伊萬·法徹斯吹的牛,還差老遠呢。

  有法徹斯家族,以及他們控制的三個世界、百億人口在後面充當最堅實的後盾,伊萬·法徹斯尚且無法扼制科羅嘉的狀況愈發惡劣,顧航不覺得自己就能辦到。

  體量差距太大了。

  ————

  4.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