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顏方詡 作品

第四百零三章,鐵齒戰爭


                 四億聯盟陸軍,總的建設費用超過了兩百億,並且每年得吃掉聯盟差不多21億左右的軍費作為維持。

  這是比維持三千萬星界軍要大得多的花銷,哪怕不提總量算人均也是一樣。

  這也就意味著,聯盟陸軍雖然在帝國的序列之中,仍舊只能算是行星防禦軍,但實際上的戰鬥力,恐怕是要比龍鷹軍團這種標準的星界軍,強很多的。

  正常搞,聯盟是建設不起來這麼一支陸軍的。除了人員訓練之外,軍事裝備的生產與維護,價格也過高了。

  但實際上,聯盟賬面上並沒有花這麼多錢。

  大部分的產品,尤其是貴的東西,在供給聯盟陸軍的時候,實際上是被調低了起碼一半以上的報價的。

  這是為了讓聯盟的軍費看上去正常一些。否則,真按照200億建軍、20億每年的維護費用,外界就該懷疑,聯盟憑什麼支撐得起這樣的耗費了。

  實際上,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聯盟確實不可能花得起這個錢。賬面價格可以隨便做得低一些,但實際上的生產卻是做不了假,畢竟部隊是真的需要這麼多的裝備和彈藥補給。

  可聯盟在這方面,就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黑箱直接產出的一些裝備,約等於不要錢,就個材料費。生產槍械、裝甲車輛這些相對便宜的玩意兒的時候,優勢還不算明顯;但在生產獅王坦克這種,一臺就要三十來萬的重型坦克的時候,黑箱搞出來一臺就等於白撿一臺,不要錢的。

  黑箱直接生產還是小頭,最主要的是,通過黑箱直接拉出來的生產線,效率高,生產線本身也等於不要錢。

  當一樣裝備不用考慮研發費用、生產線費用,只考慮製造本身所需要的人力和材料成本的時候,那這個成本就會變得非常容易接受。

  並且,生產的規模越大,生產成本也會隨之降低。聯盟肯定是可勁兒的造,自己用不完的陸軍裝備,就當帝國稅交了。一年一百多億的帝國稅稅額,根本不怕吃不下產能。

  實際怎麼樣先不談,賬面上,聯盟在陸軍建軍上只花了七十億,還分攤到了過去六年;維持費只要六億一年,並且還是逐年增長上來的。

  不過,軍費的另一個大頭,海軍的建造,就沒有那麼好搞了。

  黑箱拉不出來的成品,只有製造藍圖,只能一個個出關鍵部件,去建造生產線。

  儘管這也已經是極好的了,並且也極大的降低了製造的成本。但是,由於軍艦這東西,船少、單價高,不太好做賬。

  而且也沒太多做賬的必要,中間的差額不算特別大。

  聯盟在過去四年,投入了大約七十億稅幣在海軍建設上。

  現在的聯盟海軍,擁有了三艘狂鯊級驅逐艦,五艘護衛艦,其中三艘‘銀盔’,兩艘‘銀劍’。

  這就是聯盟海軍的主力了,外加21艘‘黑魚級’巡邏艦,這種小船就不多說了,只能敲敲邊鼓。

  天馬艦隊的杜世亮看過聯盟海軍的亮相,他當時的表情有些微妙。

  一方面,就當前聯盟海軍的戰鬥力,跟天馬艦隊,哪怕只是留守的殘部,那也是沒得比的。聯盟海軍整個加起來,跟一艘音樂家級巡洋艦的造價差不多。

  但另一方面,聯盟海軍也是一支不能忽略的星海力量了,他們只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打造了這一切。相比之下,屬於是帝國稅給撥款的天馬艦隊,從開始建立到如今的這個強度,花了多少年?

  三百年了!

  天馬艦隊就是在這三百年間,從零創立,攢船、打仗、爆船、繼續攢船……這麼一路來的。

  聯盟海軍又不是帝國海軍,他們名義上掛著的是聯盟星區內部的護航隊的名號,軍務部也好,帝國海軍司令部也罷,都管不著他們。

  不需要無條件的聽從帝國調令,去往危險的戰場拼命,只是在星區內部護航,爆船的概率極低。

  就這麼攢家底,再隨著聯盟的產能,尤其是怒梟星造船廠的產能更進一步的增長,豈不是攢個二三十年,就能攢出來三分之一支天馬艦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