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011

 只是當他目送著那三名宮人並小公主遠去的時候,又忽然擰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您在想什麼呢?莫不是那幾人有問題?”原先還落下他一段距離的侍從,這會兒已到他面前了,瞧見主子這副糾結的樣子,試探性地發出了疑問。

 然而他話未說完,腦袋上就先捱了一下。

 李元嘉嘴角一扯,“瞎說什麼!我方才轉道往這頭來,是提前與人說了?還是你覺得,送禮這種事情,也是兩個多月的孩子能學會的?”

 開什麼玩笑!

 先帝妃嬪之中有個早慧的徐賢妃,也不過是五月能言,四歲能讀論語毛詩而已。

 要是方才那小小嬰孩竟已能幫母親分憂,有意將那草編鋤頭送到他的面前——

 妖孽轉世都不足以形容這等情形了。

 侍從捂著腦袋哀嘆,“我也沒說什麼別的啊……”

 他平日裡光跟著李元嘉舞文弄墨的,沒什麼官場經驗,方才那話裡其實沒多少陰謀論的意思。

 他只是覺得,讓韓王這麼空站著不是個事兒,得找個話茬轉移一下注意力,調侃一二,哪知道這上來就犯了忌諱。

 也對,皇室子弟怎麼樣,不是他能妄言的。

 “那您這是……”

 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他覺得韓王此刻的臉上神情接連變化了好幾次,最後變成了一派說不出的嚴肅。

 但開口之時的語氣,倒還像是往日一樣平和,“我在想她方才說的話,於我而言或許有些啟發。”

 他攏了攏袍袖繼續朝前走去,口中喃喃,“長幼同樂……長幼同樂……”

 他好像有些想法了。

 有些事情,武昭儀不能去做,他卻可以。

 為了活著嗎,他也不得不去做!

 他看了看自己這有點犯傻的隨從,一時半刻間也找不到其他合用的跑腿,只能又朝著對方招了招手,“你替我去做一件事,務必趕在籍田禮之前完成。”

 還有幾日的工夫,應當來得及。

 ——————

 不過這籍田禮的到來,倒是比眾人想象中的還要快。

 只在武清月見到那位韓王李元嘉的兩日後,她就被迫起了個大早。

 被撈起來換衣服的時

 候,她還聽到那頭有人在嘀嘀咕咕,“此地長官真是太過盡心竭力了,愣是將籌備工作縮短了一半。”

 正在梳妝換洗的武媚娘聞言一笑,“岐州刺史的位置由四郎遙領,岐州官員怎能不盡心。”

 武清月抬了抬眼皮,覺得這話說得真有水準。

 就像五郎指的是她那位兄長李弘一樣,四郎就是李治的四兒子——蕭淑妃所生的李素節。

 這位今年雖然才八歲,可要說待遇,真不是一般皇子可比的。

 且不說李治早幾年就有將他冊立為太子的想法,就說如今好了。

 李忠成了太子,也沒耽誤李素節先是當了雍州牧,冊封雍王,後又改了個岐州刺史。

 總之,她們現在所在的岐州,就是掛名在李素節的名下。

 要不怎麼李治憑空搞這一出,蕭淑妃也沒出來鬧騰呢?

 不是因為她已偃旗息鼓,全然罷手認輸,而是因為,這岐州籍田若能操辦妥當,功勞總能分給她兒子一塊!

 李治的岐州之行前腳敲定,蕭淑妃後腳就開始發動人手行動了。

 這話當然可以像是武媚娘所說的那樣,是因為岐州刺史是皇子,所以底下個個不敢敷衍。

 但也可以說……

 算了算了,有些話就不用說那麼明白了。

 人家還在暗地裡積極爭功呢。

 武清月早已忍不住將目光定格在了武媚孃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