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51 章 051(二更)

 許敬宗在將這個問題問出來的那一刻,心中好像忽然之間就放下了一塊巨石。

 話沒說出來的時候,他還要在那裡權衡利弊,真已出口,便沒有了給他撤回去的機會,就當破罐子破摔得了。

 但雖說是放任事態發展,他的目光固然沒敢直視面前的皇后,卻還是一瞬不落地留意她的神情。

 不過,或許從她並未因為這句話而有所惱怒,怪責於他問出這樣的問題,就已經能夠證明一點了。

 他賭對了!

 “那麼許侍中覺得呢?”武媚娘開口回問道。

 這個問題被先拋了回來。

 許敬宗思忖了片刻後答道:“長孫太尉以禮法宗親為藉口限制陛下做出決策,卻大概忘記了,這世上的規矩還是天地君親師,君在親前,僅次於天地,乃是人中最大的一個。”

 “既然洛陽有水陸天地之運,又有天子所鍾,那麼要將洛陽重啟為東都,實行兩京並行的制度,並沒有什麼問題。”

 “自陛下蒞臨洛陽之後所做種種也都是利國利民之舉,絕不存在長孫太尉所說的陛下有愧於先帝之事。”

 “如此說來,他是不該反對陛下重建洛陽的。”

 武媚娘聞言輕笑了一聲。

 “許侍中你何必跟我在這裡問東答西呢?你回的,與其說是陛下對長孫太尉的態度,還不如說是你對陛下重修洛陽的想法。”

 真是個老狐狸。

 許敬宗自然也知道這一點。

 但就像皇后殿下先拋出的是一句回問一樣。

 若是他上來就是一句他猜測“陛下欲除長孫無忌”,聽起來也太不穩重了。

 而不夠穩重的人,在官場上是活不下來的,所以也只能慢慢交鋒了。

 他朝著面前代行天子旨意的皇后行了個禮,回道:“恕臣愚昧,還請皇后殿下解惑。”

 武媚娘一邊信手翻閱著許敬宗遞交上來的禮節文稿,一邊答道:“歷朝歷代,外戚和天子之間的關係都是最為微妙的,所以我既為皇后便當以身作則,為陛下免除這個麻煩。”

 她忽然抬眸,語氣中多了幾分危險,“您知道武元慶武元爽等人嗎?”

 許敬宗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兩位。

 在陛下將武昭儀冊立為皇后的時候,人人都覺得,既然連支持立後的許敬宗李義府等人都能得到這樣多的好處,那武皇后的孃家人也勢必會因為她的身份抬升而地位水漲船高。

 哪知道,就在他們來到京城被授予官職後不久,他們就被“升”官外派了。

 更為驚人的是,前往龍州的武元慶剛到任不久就死了,武元爽也沒多活上兩年。在今年的年初,也就是在天子移駕洛陽的時候,病死在了邕州地界上,甚至沒能得到回來養病的批覆。

 誰看了不說,這兩兄弟真是倒黴透了。

 但到底是倒黴還是活該,知道內情的人必定心中有數。

 許敬宗眯了眯眼睛。

 以他們此刻所討論的話題,皇后殿下不會隨便提到兩個死人,還是兩個已沒什麼用的死人。

 除非……

 她是在用自己和長孫皇后比較,又用武元慶和武元爽的結局,來暗示陛下對長孫無忌的處置。

 可在意識到這一點的瞬間,許敬宗的背後不由出了一陣冷汗。

 他原本以為,陛下至多就是要將長孫無忌徹底從權力中心給排擠出去,給他保留一個虛銜後,讓他以在家養病為由再不能接見外客,相當於是將他以一種相對溫和的方式給軟禁起來。

 或者便是找一個打發他的理由,將他給派遣去看守昭陵,也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滿足了長孫無忌的心願。

 可他怎麼也沒想到,對於這位股肱之臣,陛下是真起了殺心!

 對應於武元慶武元爽的結局,便是要令那位長孫太尉被流放致死!

 那畢竟是陛下的親舅舅啊……

 但面對著這位皇后異常冷靜的目光,許敬宗在這一刻變得一團亂麻的思緒,都被迫快速理清楚了。

 不錯,長孫無忌從身份到地位都很特別,可就因為這份特別,他才比誰都不能直接欺壓到陛下的頭上去!

 當他已越軌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與其只做小懲,反而令長孫無忌還能如彼時那樣,以死威脅、以名分捆綁牢牢地壓在陛下的頭上——

 還不如讓他徹底退場。

 武媚娘突然出聲,打斷了許敬宗的思緒,“這個問題,以許侍中的記憶力,難道是很難回答的嗎?”

 “不,當然不是。臣只是忽然在想,邕州龍州這兩個地方沒了刺史,是不是該當再安排一個新的過去。”

 武媚娘語氣從容,說出來的話卻差點又讓許敬宗嚇了一跳,“好地方,自然要留給你的同僚是吧?”

 同僚?

 許敬宗可沒幾個同僚啊。

 顯慶元年,他在依然保留著禮部任職的情況下,被同時授予了門下省侍中的位置。

 那是門下省的長官。

 當然,三省六部制度下,門下省的長官可以有兩個人。

 好巧不巧的,除了許敬宗之外的另外一個侍中,正是韓瑗。

 永徽六年廢王立武事件之中,褚遂良與來濟相繼被貶,剩下的韓瑗作為蓋有“長孫無忌黨羽”標誌的人,在行事中變得越發謹慎小心,唯恐被抓到什麼針對他的藉口。

 大約也是因為陛下覺得他年齡老邁,又已湊夠了聲援武昭儀為後的人,這才將他給放在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