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11 章 111(一更)

 還是

 好大的一塊肉!

 他朝著劉仁軌面露懇求之色地說道:“使者突然到來,我等還完全未有準備▆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可否先容許我與朝中商議一番,明日再給使者一個答案?”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金法敏其實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那就是劉仁軌意圖繼續步步緊逼,非要他在此刻給出結果。

 這唐軍使者不能妄動,他就只能另想個敷衍之法。

 可下一刻,他卻看到劉仁軌彷彿目的達成一般,朝著他露出了一個笑容,“那就這樣吧。勞煩新羅王儘快給我一個答案。”

 若是他乍一眼看去,還覺得對方像是個友善的長者。

 可先見到了對方拔刀的烈性之舉,金法敏怎麼想都覺得眼前這個表現不太真實。

 什麼叫做,就……這樣吧?

 要不是金法敏已見到劉仁軌朝著他拱手告辭,示意來人將他領去休息的地方,他險些以為自己在做夢。

 他斟酌了一番,覺得還是不能拖延到明日,連忙朝著身邊吩咐道:“去將大將軍請來。”

 隨著這道指令下發,新羅的大將軍金庾信沒過多久就出現在了金法敏的面前。

 在被徵召前來之前,金庾信就已經收到了唐軍來人的消息,前來的路上又被人告知了朝堂接待之中發生的情況,所以一點也不奇怪,當他抵達的時候,金法敏沒再多跟他重複和劉仁軌的對談,直接問道:“大將軍覺得,我們該當怎麼辦?”

 以金法敏素來沒吃過虧的性格,他是肯定不願意交出那樣一大筆軍糧的。

 但人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難免有幾分戒備之心,甚至是恐懼。

 他不知道那位安定公主在平定了百濟的叛亂之後,手中到底還有多少兵馬。

 若真如劉仁軌所說,黑齒常之投降大唐,那就代表著,有為數不少的百濟士卒能夠被納入唐軍的掌控之中,此外還有李治為了給女兒做後援發出的兩萬水師,以及原本就有的兩萬唐軍,合計不會少於五萬精兵。

 這些人加在一起,足以對新羅造成致命的威脅。

 他也不想在百濟已經滅亡的情況下,讓自己一轉眼就成為唐軍的眼中釘。

 到時候,萬一唐軍寧可放著高麗不打,也要讓那殺神蘇定方轉道新羅,來和他打打交道,那就真的大事不妙了。

 金法敏自己的作戰經驗不夠充裕,自然要將這個問題拋給更專業的人。

 他這個好舅舅十五歲就成為了花郎徒,先後經歷了數次高麗和百濟對新羅的侵略之戰,還參與平定了毗曇之亂等戰役,並不是因什麼裙帶關係才能夠上位的,而是靠著自己實打實的本事,就是個最好的問詢人選。

 金庾信聽著金法敏提出的訴求,沉吟片刻後答道:“我倒是覺得,大王可以答應他。”

 “可……”金法敏猶豫,在臉上露出了十足的不捨。

 “不,您彆著急,我不是說您真的要答應這個要求。”金庾信穩重答道,“我是說,讓您在答應的同時講求一個拖字。但起碼在表

 面上,您給出的答覆是,唐軍需要支援,還對我等多有體恤,我們當然要響應號召。您還可以說,您需要從大唐這裡獲得坐穩王位的支持,更不敢不做。”

 可實際上就不是這樣了。

 他說到這裡,露出了一抹稍顯狡黠的笑意,“我們終究還是國力不強,辦事慢了一些而已。大唐總不至於因此而問責友邦吧。”

 金法敏皺了皺眉,“就算是用拖字訣,也總是要將東西給出去的,這不是還要將東西交出去嗎?只是早交和晚交的區別而已。”

 “不,不是那麼簡單的。”金庾信答道,“如今已是八月了,若是唐軍在十一月裡不能一鼓作氣攻破高麗,就像當年唐太宗遠征也不得不撤兵一樣,蘇定方他只是個人而不是神,擔負不起冬日在遼東作戰的可怕消耗。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我們將軍糧押送北上,人都已經走了,又有什麼用,還不是要讓軍糧被重新運送回來。”

 “大王也不用擔心高麗會撐不到那個時候,我自一十歲就開始和高麗交手,到如今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了,知道他們是個什麼本事。到了行將被滅國,不得不圖存的時候,就連百濟都能發揮出這等水準,何況是高麗!”

 別看此前薛仁貴徵討高麗,一度讓高麗國主想要遞交降書。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降。

 在面對唐軍忍無可忍的打擊時,他們可得拿出所有的反抗實力來。

 這不是一個好對付的敵人。

 不過話是這樣說沒錯,大概是因為唐軍屢次對高麗造成的打擊都各有一番勢如破竹,只是缺在最後一口氣,金法敏總覺得自己的心中有些不妙的預感。

 他一面希望於北方的強敵被唐軍自此解決掉,一面又覺得,若是高麗緊隨百濟的腳步被滅,新羅也沒能從中分到好處,極有可能要同樣變成被吞併的一方。

 現在劉仁軌的出現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誰知道後面會不會有意外之事。

 金法敏想了想,還是選擇追問:“大將軍覺得,若是我們拖延的行動被唐軍看出,他們會不會施加打擊報復?”

 他要確保無有後顧之憂,再做出這個決定。

 若是還有風險,倒不如一開始就不答應給糧,寧可直接另找理由拒絕。

 金庾信沒有猶豫地便給出了答案,“我覺得不會!高麗之戰在即,等我方籌措軍糧遲緩的消息傳到百濟,百濟那頭駐紮的唐軍都已該當起兵北上了,甚至還要提防百濟叛軍的捲土重來,何來工夫與我們計較。何況,您別忘了,在那頭還有個倭國意圖插手百濟戰事,在這樣的情況下,唐軍沒必要在此時多添我們一個敵人。”

 “就算船隊行船速度快,來得及在交戰前出發一趟,只為了區區一點軍糧,就要冒著貽誤戰機的風險……這絕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