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62 章 162(二更)

 而且,退回去又不是她吃虧。

 李治發誓,他還沒有耳聾到這個程度。他聽到安定在此時還小聲嘀咕了一句,“到時候不要我這米當貢品,我還正好昧下來呢。”

 他連忙掩唇咳嗽了一聲,也順勢轉移開了話題,“行了,說說那農肥吧。”

 別提這遼東新米了,他都有點擔心再說下去,這米可能就不止是當貢品這麼簡單了。

 李治話音剛落,那頭就有人出聲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

 早在司庾郎中在和安定公主討論那一碗已經煮熟的遼東稻米時,司庾部門下頭的員外郎和同來此地的太醫署官員就已經將注意力放在了肥料上。

 現在聽到談論到了這裡,那位司庾員外郎當即說道:“若只從糧種的表現來看,這份用了農肥的,確實要比已經煮熟的這一份更為飽滿,想來公主也不會拿糧

 食產量開玩笑。但我有一個問題,陛下同我們說,此物是從礦石之中提煉出來的?”

 李清月答道,“更為確切的說,是一種在當地的礦石經過煅燒,和綠礬油混合在一處,經過一系列處理後變成了這個樣子。”

 聽到此地,那司庾員外郎的眉頭已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石頭如何能用來當肥料?”

 這聽起來未免過於兒L戲了一些。何況還是在安定公主口中所說的增產兩成。

 若說這是因為當地的氣候與地理條件特殊才有了這樣的飛躍,或許還能解釋得通,可現在用的是石頭……

 李清月卻沒因為這一句質疑露出一點異樣的神色,反而向那司庾員外郎問道:“敢問你一句,莊稼種植在何處?”

 “自然是土中。”

 李清月追問,“土下有什麼?”

 “自然是岩石。”

 “那麼你怎麼知道土不是從岩石演變過來的,或者你怎麼知道,當莊稼種植於土中的時候沒有從岩石之中汲取到養分?”

 司庾員外郎卡殼了一瞬,發覺這個問題他還當真回答不上來。

 今時之人對於土壤的認知還只停留在鄭注版本的《周禮》裡那一句萬物自生為土,人耕樹藝為壤。安定公主所說的土壤會不會由岩石演變而來,他還真不知道。

 更別說是莊稼到底能不能從岩石中汲取養分了。

 他至多就是知道,山石縫隙中還真能長出草木。

 要這麼說的話……

 李清月已信誓旦旦地說了下去,“所以你又怎麼知道,這兩種特殊的岩石產物混合在一起,不是作物生長所必需的東西,只是恰好在遼東土壤上沒有呢?現在,不過是通過人力的手段將其補全了而已。”

 “人尚且會覺得,山泉水比起尋常的河水更為清冽甘甜,作物又怎麼不能覺得這種石頭更好吃呢?”

 司庾員外郎:“……”

 這,這聽起來很有道理啊!

 在安定公主那一串連珠炮一般的問題面前,他甚至覺得自己問出那句肥料為何能來自於岩石之中,過於迂腐愚蠢了。

 但也就是在此時,他又聽見李清月和緩了幾分語氣,像是退讓一步說道:“不過說句實話,在我剛得知孫神醫弟子將其用在了種植之道上的時候,我也覺得很是驚訝。要不是看到了實際的效果,我也不敢做出這個猜測。”

 李清月將目光轉向了李治。

 意識到李清月先將司庾官吏先後說服,已是給他下達指令節省了不少事情,當即接了下去,“諸位存有疑問也是應當的,朕也對公主所說的肥料效果格外好奇,更想知道此物的催生到底有無害處、能否用在其他作物之上。”

 “遼東乃是苦寒之地,更苦於人手不足,既然東西是在那頭研究出來的,我想派遣諸位往那邊走上一趟,將此事給探尋個明白。不知道諸位還有什麼想法可說?”

 還有什麼想法?

 眾人彼此看了看,都從對方臉上大略看出了

 態度。

 那司庾郎中對於公主在遼東的田地規劃有些興趣,更好奇她已確定了計劃的連年選種,最後會種出什麼樣的貢品來。

 司庾員外郎則被公主這番土從岩石中來的說法給說懵了,在既覺其有理的情況下還覺得此事有些荒誕,打定了主意非要去實地看看。

 至於那些前來的太醫署醫官就不必說了。

 聽到此物居然是由孫思邈弟子折騰出來的,他們是真想去看看,對方到底是怎麼想的,竟然能從救人往救植物上完成了一出匪夷所思的飛躍。這新肥料,或者說是新藥水到底是否對人有害,他們也想參與一測。

 司庾郎中當先一步朝著李治行禮答道:“我等願往。只是不知道要在什麼時候啟程?”

 “聽安定公主的安排吧。”李治遲疑了一瞬,最後還是給出了這個答案。

 倒不是他真對這農肥之事不夠上心,實在是他有點怕,萬一說什麼明年二月出發,當場就要聽到女兒L給媚娘控訴,說他這個當爹的又嫌棄女兒L在宮中。

 這話吧,在私底下說說也就算了,放在朝臣面前說——

 成何體統啊!

 看看有些人蹬鼻子上臉的技術,李治就覺得自己可以預計到,這話她是真的敢說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