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章 183

 得到了祿東讚的這句回應,芒邦氏大喜,哪裡還敢再在這位吐蕃大相的面前惹他不快,連忙轉身就走。

 卻不曾看到,在他離開後,祿東讚的面色霎時間更加陰沉了下去,轉頭便朝隨從問道:“他說的那兩萬吐蕃援兵是什麼情況?”

 他們這裡哪裡有四萬多的兵馬。

 就算白蘭羌新到了四千多人,合計也不過在三萬之數,其中真正屬於吐蕃的精銳還只有一萬多人,也是祿東贊自信能隨意指揮調度的。

 若非這幾年間與吐谷渾的拉鋸戰讓吐蕃損失不小,這個人數本該更多才對。

 可這三年之間的損耗以萬為計,饒是吐蕃這十餘年中積累頗豐,也沒能改變這個結果。

 他像是想到了什麼一般,又朝著部從問道:“還有,我讓你們留心於唐軍動向,為何這消息居然是白蘭羌的人先帶了過來!”

 下屬面色有些難看,“往那頭去的斥候都沒能回來,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有什麼眼觀六路的法子,將我們的人都給攔下來了。”

 “我不想聽到這樣的藉口。”祿東贊怒道:“現在人都到百里近前了,你才跟我說這個有什麼用!還不去問問到底是什麼情況。”

 倒也不必專程前去打聽,隨便讓人往營地裡轉一圈就能聽到那頭的情況了。

 在白蘭羌援軍的口中,那兩萬人駐軍的營地遠看便覺軍容齊整,旗幟鮮明,還有個身量尤其之高的武將,不知道是吐蕃大相藏了多久的殺手鐧……

 但祿東贊卻越聽,越是眉目緊鎖。

 他令人以快馬往返窺探,還更進一步證明了這個事實。

 祿東贊都要被氣笑了。

 唐軍若是直接來襲,他還好應對,甚至他將援軍喪命河谷的消息壓下去,就是為了見招拆招。

 結果對方可倒好,竟然直接打起了他吐蕃的招牌,駐軍在了百里之外,只相隔著一片水澤草甸。

 這顯然不是唐軍自信沒有走漏一點風聲,想要直接頂著他們自己人的名頭殺到他的面前來,而是要以另一種方式,將兩軍對壘的棋子朝前推進一步。

 果然在晚間便在軍營中出現了不少聲音,所問的無外乎便是——

 大相啊,援軍已到,我方合兵將近五萬,為何還不對吐谷渾進軍呢?

 祿東贊該怎麼回?

 他有兩個選擇。

 其一便是對外告知,他的援兵早已命喪峽谷,那兩萬人並不是他自己的人手,而是唐軍喬裝而成的。

 可兩萬吐蕃精兵被人無聲無息地給偷襲了個正著,必然會是對士氣形成要命的打擊!

 党項羌中的其中一路本就才經歷了東女國橫插一腳的劫掠,若是獲知此事,也勢必能察覺到這其中的聯繫。

 也就意味著,東女國的一萬多駐兵也是他們的敵人,還就在後路蠢蠢欲動窺伺。

 這樣的情形之下,他這方的聯軍會不會分崩離析,便當真不好說了。

 另一個選擇便是繼續隱瞞,來上一出將錯就錯。

 他這邊如今因為“吐蕃”援兵的到來,正值士氣大盛,若在此時北上進攻,必然能夠事半功倍。

 可怕就怕,在他們發動進攻的同時,那一隊唐軍會突然自側面發起進攻,讓他根本來不及在傳訊中告知全軍情況,反而被打個措手不及。

 到時候他的損失將會更加慘重。

 前一種,最多就是他這邊帶著僅存的一萬多吐蕃兵馬設法突圍,後一種卻可能因戰場瞬息萬變,直接斷送掉存活的機會。

 除非,他能搶在對方到來之前,以手頭的兵馬在吐谷渾境內殺出一條血路!

 而對面,赫然正是以這種聞所未聞的方式,逼迫他做出一個決定!

 一想到這裡,祿東贊便忍不住錘了一記桌案,“對面到底是誰?”

 哪個正經將領會下出這樣的一步棋來!

 蘇定方肯定幹不出這種事情。

 唐軍千里馳援得手,只怕恨不得上來便打出大唐的旗號,試圖震懾那些搖擺的宵小。

 祿東贊不怕這個。

 這些羌人已經上了他這邊的賊船,便沒那麼容易自此改換立場。他也自信能趕在唐軍發兵前,將這些人儘快說服。

 偏偏他們先來了一手捧殺,已在他未能攔阻之時將聯軍之中的士氣哄抬到了頂端。

 這個時候揭穿,不僅先一步挫傷了他祿東讚的威信,更是讓他原本可以用來說服各部羌人繼續作戰的話術都要少掉一半。

 殺人誅心

啊……

 更可恨的是,對方還並未給他以多少猶豫的時間。

 營地之內戰意正盛,他遲遲不出兵便會惹人生疑,到時候局面更加難看,反倒是現在做出抉擇,還能給己方掙出一點反擊的機會。

 可他要怎麼選呢?

 或者說,大唐的那位將領和統御吐谷渾兵馬的王太后與裴行儉,她們希望他怎麼選呢?

 這出抉擇之後必然還有一系列的謀劃,對面的後手又在哪裡呢?

 在祿東贊那張已有老態的臉上,猶豫之色並未持續多久,便在重新抬眸之間化作了一抹堅決之色。

 只聽他朗聲吩咐:“告知全營,明日進軍北上!”

 這份軍令幾乎是在宣告於營中的下一刻,便得到了四方的高聲響應。

 他們此前之所以停滯在這片草甸並未繼續進軍,乃是因為北面便是橫貫東西迂迴曲折的西傾山系。

 其中既有高原上數十米起伏的草場,也有逾越千米的高峰。在其中數處隘口,有著吐谷渾以山城堡壘形式存在的崗哨防線,以及山後的聚居之地

 。

 自慕容諾曷缽死後(),他們便徹底放棄了在山前草甸上放牧?[((),卻也因弘化公主的決斷之快,快速將這條防線重新組織了起來。

 現在總算要將其越過去了。

 聽到外面的動靜,祿東讚的臉上越發沒有了遲疑。

 他一點都不喜歡將自己的短處暴露在人前,更喜歡憑藉著絕對的優勢將對手擊落。

 在一度被吐蕃贊普以年老為由捋下臺去之後更是如此。

 所以他能選的,只有那個將錯就錯!

 那就看看,到底是他憑藉著這份平白送來的士氣,先越過這條防線站穩腳跟,鞏固住己方的隊伍,讓其在獲知真相後也不會潰敗,還是對方先追上他的隊伍,將他前後圍堵在一處。

 唐軍敢賭自己有本事跨過雪山,擊潰他的援軍,他又為何不敢賭上一賭!

 “再傳一條軍令下去,只帶三日軍糧,其餘輜重盡數拋下,全速行軍!”

 “大相……”下屬當即試圖勸阻。

 他們距離最近的一處吐谷渾駐地確實只有二百里,但再怎麼按照倍道行軍的加速,整支隊伍的推進也需要兩日,也就是隻給攻城留下一日的時間,這未免太緊急了!

 也太冒險了。

 祿東贊匆匆打斷了他的話,厲聲回道:“若不背水一戰,以今日局勢,我等如何能勝?”

 也唯有如此,才能讓這些同行之人確信,他有必勝的把握。

 ……

 次日的天色未亮,一陣車馬與人聲的響動便打破了這片水澤草甸的寧靜。

 正是吐蕃聯軍邁出了北上進軍的腳步。

 像是被這綿延數里的行軍隊伍所懾,白鸛自水澤邊驚飛而起,奮力拍動著翅膀上升,直往遠處的迭山方向飛去,在空中劃過了一道白影。

 而在那積雪的迭山主峰之下,距離這草甸最近一處的山嶺上,手握望遠鏡的哨探忽然精神一振。

 “快!下山傳訊薛將軍,他那邊可以動了!”!

 () 千里江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