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 185

 那親衛沒能來得及阻攔,就見欽陵贊卓一把抽出了慣用的彎刀。

 刀鋒如電,在抬起又落下的瞬間,便已將他用另一隻手拽住的長髮斬斷在了當場。

 “去取青黛來。”欽陵贊卓闔目,微微嘆了一口氣。“藏巴慣例,喪父者斷髮,青黛塗面,我按規矩來迎我父親的屍體。”

 “我倒要看看,這位大唐的將軍會提出什麼條件。”

 只要不是讓吐蕃直接接受大唐的統治,割讓土地,他欽陵贊卓應該都有答應下來的資本。

 若能換回他父親的遺體,便是多出一些牛羊財貨他也能承擔得起。

 但他是真沒想到,當他被帶到李清月面前的時候,會從對方的口中說出這樣的一句話來。

 李清月從容開口:“我要吐蕃禮送文成公主回來,作為交換吐蕃大相屍體的條件。”

 欽陵贊

 () 卓愣住了一剎,“送回文成公主?”()

 在他抵達柏海的時候,參與過吐谷渾交戰的唐軍早已陸續齊聚在此,除卻那些南詔士卒按照他們來時得到的許諾那樣被帶去了西宮鹽池打撈鹽滷之外,其餘人等都已戍守在了此地。

 ?千里江風的作品《[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接連參與的兩場戰事以及在入藏一路上的行軍整備,都讓這些士卒身上再難看出臨時徵調的影子,反而自有一番強軍勁旅的氣勢,讓欽陵贊卓有些明白父親為何會落敗於此。

 但或許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這位李唐的安定公主,也是此次作戰的主帥。

 雖然,她看起來實在年少得可以,在這等不需身著甲冑見面的場合下更是如此。

 欽陵贊卓定定地看向她,似乎是想要將這張屬於殺父仇人的臉牢牢地記在心中。

 又聽她繼續說道:“大唐許嫁文成公主於吐蕃的時候,是希望她將中原的文化與友誼帶入吐蕃。前者,在吐蕃這二十年間應當有所受益,而後者——”

 李清月抬眸,對上了欽陵贊卓那雙依然銳利的眼睛,“後者已被吐蕃先後出兵安西都護與吐谷渾所破壞,松贊干布也早已過世,大唐又何必非要留她在此地受苦呢?”

 “但文成公主和親於吐蕃,不曾有負於她的責任,更不曾插手於今日一戰,令吐蕃利益受損,所以我要吐蕃用恭敬的禮節將她送出來,作為此次戰敗一方的致歉。”

 這,就是她的交換條件。

 在大唐先後斬殺吐蕃士卒逾三萬人,殺了吐蕃大相祿東贊,破壞了吐蕃與黨項羌、白蘭羌的關係之後,李清月不敢確定文成公主會否因為這條戰報傳回吐蕃王城後遭到苛待,也必須做出這個將人迎回的舉動。

 欽陵贊卓皺了皺眉:“可這不是我能決定的事情。文成公主是先贊普的王妃,以王太妃的身份教導現任贊普,就算

是我父親都不能決定於她的去留,何況是我。”

 他話音未落,已看到面前的那張臉上隱約露出了幾分譏誚之色。

 彷彿是在說,這話你自己相信嗎?

 欽陵贊卓:“……”

 “你可以。”李清月篤定地給出了這三個字。

 “安定公主何以如此信我?”欽陵贊卓心中一沉。

 在對方這等不似能夠讓步分毫的表現中他意識到,要想跟這樣一個人去商議價碼,當真是一件幾乎無法辦到的事情。

 李清月顯然很清楚,雖然她迎回文成公主是必須,但欽陵贊卓迎回祿東贊同樣是必須。

 相比之下,後者的需求可能還要更大一點。

 那也註定了,後者在交易的時候會處在更加弱勢的地位當中。

 李清月漫不經心地答道:“這不是我信不信你的問題,而是你必須讓自己能做成這件事。若是你連這一點都辦不到,你要拿什麼去繼承你父親的位置。就憑,你如此好運地躲過了唐軍與吐蕃的交戰保住了性命?”

 “原諒我將話說得不給面子了一點,畢竟,你在安西都護那邊做出的事情也沒給大唐的面子。

 () ”

 欽陵贊卓驚道:“你……”你怎麼知道的。

 他險些要將這句話給脫口而出(),可他又忽然意識到?()_[,對於唐軍來說,這件事他們是不應該知道的。他的這個下意識反應,反而將他給暴露了。

 所幸對面之人好像沒有對此追究問責的意思,只是目光凌厲地追問:“所以我現在重新問你一次,令吐蕃禮送文成公主歸國,你能否做到?”

 這一次,欽陵贊卓回答得毫不猶豫:“我能!”

 “那麼——請吧,”李清月抬了抬手,“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希望我能收到一個好消息。”

 一見這送客的舉動,確定雙方之間的往來以這句話一錘定音,饒是欽陵贊卓此前答應得痛快,心中也不由好一陣苦笑。

 一個月的時間。

 從柏海前往邏些城,以騎兵趕路的速度往返,就差不多是這個時間了,也就是說,對方根本沒有給他以一點緩衝商討的餘地。

 給他在邏些城週轉的時間,最多就只有兩天。

 但在吐蕃作為戰敗一方的前提下,他沒得選!

 自李清月的位置看去,這位吐蕃的少年將軍因為切斷了頭髮,又在面容上塗抹了兩道黛青之色,看起來愈發像是一隻剛剛離群的狼。

 他只又深深地朝著在場諸人都看了一眼,彷彿是要將這些人的樣貌盡數記在心中,便旋即頭也不回地離去,徑直掀簾而出。

 ……

 唐璿望著他的背影,轉頭朝著李清月發問:“善於沉潛隱忍,乃是能成大事之人的品質啊,大總管不擔心會為自己留下一個勁敵嗎?”

 這位吐蕃大相的繼承人既能在安西都護的局勢中挑出個突破口,又能在祿東贊過世之後快速抉擇出自己的去留,還敢答應下這樣一個對他來說應該也不容易辦到的事情,論起處理事務的手腕,確實是個棟樑之才。

 就算眼下還有些青澀莽撞,也絕對是個未來的大敵。

 公主在殺祿東讚的時候說,她不會將這樣一個滿腹野心而且本領超群之人留在吐蕃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也不會讓祿東贊能在屢次挑釁大唐之後能夠全身而退,這話是說得沒錯的。

 不過若是如此的話,欽陵贊卓其實也不該留。

 李清月搖了搖頭,“那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倘若欽陵贊卓也死了,祿東讚的長子贊悉若獨木難支,吐蕃贊普和其他吐蕃的本土勢力,比如說沒廬氏,就會誠心向大唐敬服嗎?”

 唐璿思量了片刻,給出了一個否定的答案。“不會。我們此次進軍藏原之艱險,已足夠證明,若要勞師遠征覆滅吐蕃,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達成。他們最多像是此前祿東贊所做的那樣,對大唐呈遞上貢品,做出在名義上稱臣的態度。”

 但真要說這其中有多少敬畏之心,又多聽從大唐的調派,恐怕是沒有的。和祿東贊在世的時候應當相差無幾。

 “這不就得了嗎。”李清月將手一拍,“我與其殺了欽陵贊卓,讓三尚四論家族再出一個祿東贊一般的人物,還不如將欽陵贊卓這隻惡狼趕回去,跟他們鬥上一鬥!”

 “祿東贊一死,噶爾家族起碼在五年內難以恢復過來元氣。就算他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那也起碼得是五年之後了。可你覺得——”

 李清月自信地問道:“五年之後,我會如何?”

 唐璿面色一震。

 五年之後啊……

 如今的安定公主已在戰場上遠不能只用嶄露頭角四個字來形容,而是在調兵遣將之間,讓人忍不住懷疑,李唐上一輩的軍事才華,是否盡數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而她如今還更多是以遠程籌劃的方式參與戰事,五年之後,以公主的騎射之術與身體素質,她甚至能做得更多。

 李清月離席而起,負手朝著營帳之外走去,

“我不怕欽陵贊卓能成長為大唐的勁敵,因為我一定會比他成長得更快。”

 “行軍打仗本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就像他還需要穩定後方,而我有阿孃……和阿耶的支持。”

 “此外,”李清月目光中泛著幾分期待之色,“我相信迎回文成公主,也會是我最正確的一個選擇。”

 “既然如此——我何懼於縱虎歸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