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194

 這沒什麼關係。

 方才阿孃不是說了嘛,因為諸葛夫人與武思文等人長期居與川蜀雲貴等地,將女兒L也都嫁給了當地的官員,正好可以藉著段寶元的手去打探一二。

 何況這梁州歸根到底還得算半個她的地盤,若是武思元走馬上任,諸葛夫人也該當先隨兒L子上任去,打交道的機會還有的是。

 不急不急。

 武媚娘朝著女兒L的臉上看去,便頗覺有趣地看到,她答應得是挺痛快,但還不知道在底下藏著多少小算盤呢。

 她乾脆轉移了話題:“你今日陪同士卒慶祝新年有何想法?”

 李清月收回了對武思元等人的思量,答道:“作戰得勝,又將府兵所得軍功盡數分派下去,年節慶賀裡滿是喜氣,沒什麼想法啊。”

 武媚娘凝視著她的眼睛:“可這不是你的真心話吧。”

 李清月嘆了口氣:“阿孃,真不真心話的也沒那麼要緊,

兩年前老師在青州險些遇刺的時候,我能以為士卒立名之法爭取將士信任,有些情況就很明白了,到今日也不必多說。”

 “這府兵制之下,養兵成本被減少,但與之適配的大環境成本就高了,當這部分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呢,府兵就會積弱,這也正是當前的窘境。所以哪怕有這元月初一的載歌載舞,也不過是一派烈火烹油景象罷了。只是……”

 她目光一凜:“這些話說出來,就跟想讓官員早早退休一樣,除了徒惹麻煩就是步子邁得太大。與其現在就跟阿孃繼續探討,如何讓這些益州府兵和以募兵之法帶來的羌人與南蠻各自歸心,還不如先同您討論阿耶想進行的泰山封禪一事呢!”

 “這份泰山封禪既然也有我的功勞,那便正好趁機再進一步!也唯有如此,才能總有一天在此等革除弊病之事上大刀闊斧。”

 “反正,”她說到這裡攤了攤手,“我覺得以現在的情況還撐得到那個時候,我還年輕,阿孃也還年輕嘛。”

 雖說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想想這泰山封禪多少有些過於在意形式,比起奠定天子英名,更像是個炫耀的舉動,放在今日就去辦可能不一定合適。

 但李清月又很清楚另一個事實。

 在傳播消息的渠道格外侷限的古代,協助天子封禪甚至可能要比上柱國的冊命典禮,還要能將名望廣佈天下。

 這是李治在青史上再添一筆的機會,又何嘗不是她乘風而起的機會!

 武媚娘在對李治說出那番推波助瀾的話時,也是這樣想的。

 在面前這雙灼灼生光的眼睛裡,武媚娘覺得自己可能也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也因她這份相當清醒的認知,有些話可以不必提醒了。

 甚至想對這個過分早熟的孩子做出安慰,可能也沒太大的必要。

 因為她很清楚,她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有著莫大的意義。就比如說,這些今日稱她為將軍的營中將士,雖然此後要先歸於當地的折衝府內,卻也絕不會忘記,他們曾經在安定公主的麾下見證了一場戰事上

 的輝煌。

 “我算什麼年輕(),武媚娘對女兒L方才的這番話頗覺慨然(),伸出手來理了理她鬢邊的碎髮,“武思元蹉跎年歲於縣令任上,因資歷老成才能讓這升遷梁州刺史水到渠成,可別忘了,他與我同年所生,他既已年過四旬,我又何嘗不是。”

 一轉眼,距離她登臨後位之時的永徽六年竟已有這麼久了,她也已到了這個年紀。

 “怎麼不是年輕了?”李清月反駁道,“若以長命百歲來算,阿孃都沒過完人生的一半呢。”

 “再說了,一想到還有這麼多事情需要去做,想不年輕也得年輕了。”

 李清月掰著手指算道:“阿耶這麼突然要行封禪之舉,阿孃肯定要先在洛陽做出準備了,沿途的鋪路修橋工作也得在備產之前安排下去。遼東去年收成的新米已經運到了長安,還得勞煩阿孃幫我看看能不能將其用在封禪途中,正好再打出個招牌來,要不然養不起那麼多即將到我手底下的宮人。”

 “我聽說因為改元與封禪均為吉兆的緣故,阿孃不打算取消今年的殿試選才,只是意圖將其推延往後幾個月,估計也得做不少準備。還有還有,天子都有門下省幫忙起草文書,阿孃這個臨朝稱制的皇后,總也該有個自己的文官團隊吧。”

 “對了,”她語氣越發興致勃勃,“阿孃的建言十二事,是不是也要擺上檯面來了?”

 武媚娘那隻還沒從女兒L側臉上撤下來的手忽然一頓。

 她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當承認,有這樣龐大的麟德元年計劃,還有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擺在眼前,她哪來的功夫感慨歲月流逝,還是該當說……

 “哪有你這麼給阿孃羅列任務的!”

 李清月鼓了鼓腮幫子,“那誰讓我自己今年的事情也不少呢,也就只能順便算算阿孃的事情找點安慰了。您看啊,這個封禪的事情一出,遼東那邊就得讓人幫忙傳訊去籌辦今年的要務。”

 “英國公的孫子還得繼續送去勞……打磨。遼東新米還要繼續育種,讓其更為抗寒。澄心從廣州帶回的馴養信鴿之法也要開始在泊汋與熊津嘗試。我那兩千戶的封地邊界,也得重新勘驗劃定送到長安來讓阿耶過目。還有劉神威那邊的研究等等。”

 “這些還不是全部呢。長安城這邊的事情也不少。封禪之時需要同行的鳳亭等折衝府府兵,我得在阿耶正式下達詔令之後見上一見,將其好生規訓一番。文成公主的西藏圖志計劃也該正式開展了。還有便是……那安置宮女之事了。”

 李清月頓了頓,接道:“雖說明日還沒出年節,但我已同葛薩說好了,讓他陪我往長安城裡走一趟。”

 武媚娘問:“要這麼著急?”

 李清月回她:“也不是著不著急的問題吧,阿孃都為我將條件創建到這個地步了,我又怎麼能將這宮女出宮隨意對待呢?若非吐蕃生亂,這些準備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應當籌辦起來的。”

 可惜她不僅自己沒這個時間,就連下屬也都

各自有必須要做的事情。

 不過想

 () 想今日的情形,比起當年她還在同劉仁軌沿街走訪、觀摩世風的時候,宛然已是有了天壤之別,她便又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辛苦的了。()

 再想想看,她的食邑從一千戶變成兩千戶,也讓她更不像是早年間一般,還需要擔心自己的小命會突然抵達終點,更是對她而言的莫大好消息。

 ?本作者千里江風提醒您最全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盡在[],域名[

 只是,越是承載眾人之望,擔負天下之重,她便越是清楚地察覺到一種深切的緊迫感罷了。

 “阿孃你放心啦,”察覺到母親臉上的關切情緒,李清月連忙接道,“等把這些事情全部安排下去,我會找機會休息的,我還想在阿孃待產期間嚴密看護,盯著您懷著的這個孩子順利出生呢。”

 那她可得給自己空出時間來。

 “而且,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就要學會讓下屬幹活!我不會讓自己弄成什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情況的。”

 這話被她說得可有底氣了。

 看看曾經有些閒散的盧照鄰,看看原本只是來當伴讀的姚元崇,再看看本來都對前去遼東心存怨懟的李敬業……都足以看出她的改造下屬大業有多麼成功。

 李清月又很不要臉地想到,這麼一說的話,難怪她能吸引到馬長曦這樣的優秀打工人在麾下效力。

 想必,到時候她對於即將託人遠程帶話過去的紡織機改造新任務,也會很感動的吧。

 武媚娘沉默了一瞬方才接道:“……你有數就好。”

 在這份異常有生機活力的奮鬥情緒面前,她那點微妙的年華將逝慨嘆,已徹底消失無蹤。

 她好像也忽然理解了,文成公主為何歸國後是此等表現,這恐怕和阿菟的這個帶頭效果不無關係吧……

 但在目送著阿菟去籌辦明日出宮之事後,武媚娘想了想,又讓人趁著年節送出了兩份文書。

 一份是向陛下倡議,給予英國公、右相等人以特權,因其位高又年邁,在常朝之時準允其坐轎乘車入宮。

 另一份則是對遠在洛陽的玄奘法師的問候,提醒他切莫因翻譯經文的緣故讓自己累出病症來。畢竟,此次陛下意圖封禪泰山,恐怕還是會請他同行的。

 阿菟說得沒錯,她作為上位者,還是要多將事情分給下屬去做,才有延年益壽的展望。

 但也還需要再有些關切表現。

 這樣一來,使喚起人就心安理得多了。

 ……

 聽聞阿孃安排的李清月有樣學樣,在次日見到那回紇商人葛薩的時候,便先對他問候了兩句,也順便問候了兩句他那從天山豁口逃奔回來報信的下屬。

 葛薩真是有點受寵若驚。

 安定公主榮升上柱國的敕封,讓他越發慶幸,自己在收到回紇與西突厥聯手叛逆的時候,不僅及時將消息奏報到皇后的面前,也不吝麻煩地將其送去了安定公主那裡,以體現自己堅定不移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