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1978年(),12月。




在絕大多數國人都還習慣於計劃經濟模式的時候,經濟改革的春風由農村吹到了城市。




而在這之後的三年裡?(),華國的經濟漸漸迸發出被壓抑許久的強大生機和生命力。




在這時代的浪潮下,許許多多人的命運,也因此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城市當中,儘管不少人都還是打心底裡瞧不起“個體戶”,覺得還是端著鐵飯碗穩妥和體面,但不斷湧現出的“萬元戶”故事,也讓許多人漸漸開始對“個體戶”改觀,不再像從前那麼輕視和歧視。




1981年,5月。




在宋意她們高考的前一個月,宋春菊的大兒子宋亮和大兒媳婦古麗妮從大柳村來到了京市。




他們夫妻倆受“萬元戶”的故事所吸引,所以想試著在京市做一番自己的小生意,看能不能也像其他個體戶那樣實現富裕和成功。




在見到宋蘭梅的當天,他們就把自己的計劃告訴給了宋蘭梅聽。




宋蘭梅對於他們想要擺攤的想法並不反對,畢竟在這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宋家,客廳。




宋蘭梅望向坐在她對面的宋亮和古麗妮:“現在京市每天都有大把個體戶在擺攤,你們考慮好要做什麼行當了嗎?”




宋亮已經很多年沒見過宋蘭梅,所以面對宋蘭梅,不由有些緊張。




他抿了抿嘴,看向古麗妮。




古麗妮膽子比宋亮大一些,她雖然對宋蘭梅也有些生分,但她明白她和宋亮今天來,主要是想向宋蘭梅尋求建議的。




古麗妮直接坦誠說道:“大姨,我們對京市還不是很瞭解,所以目前還沒想好。宋亮他覺得我們可以擺攤賣吃的東西,但我就擔心,我們不是京市人,不瞭解京市這邊人的口味,做出來的東西不符合外面人的口味。而且說實話,我們兩個人裡面,也沒有誰是廚藝好的,水平就是屬於湊合能吃。”




聽完古麗妮的話,宋蘭梅也覺得餐飲這一行不適合她和宋亮。




古麗妮眼神期待地看著宋蘭梅,“大姨,您在京市待得比我們久,對京市的瞭解肯定比我們多,您能給我們提點建議,讓我們參考一下嗎?”




宋蘭梅自打1978年經濟改革的政策頒佈後,的確一直都有在觀察著市場的動向。




她想了想,朝古麗妮和宋亮說道:“如今在京市賣從南方那邊羊城帶來的衣服,很是賺錢。你們要是對這感興趣的話,我認識一個人手裡有貨,你們從他那裡先拿一點去賣,看看收穫如何。要是賣得好,就再從他那邊拿多些貨。”




聽到宋蘭梅竟然認識這種批發商,古麗妮和宋亮瞬間都有點激動。




古麗妮:“大姨,我們聽您的!不瞞您說,咱們老家那邊市裡現在也有人跑到羊城那邊去拿貨,但是人家拿的貨只分給自己的熟人賣,我們這種沒門路的,根本搶不著。”




()見古麗妮和宋亮都對擺攤賣衣服感興趣,宋蘭梅決定擇日不如撞日,乾脆就現在去找她認識的那個人。




宋蘭梅:“那人現在就住在隔壁衚衕那邊,要不,我現在帶你們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