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四章: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當然,左念微主要考慮的是致遠艦並不能擔當一個艦隊的旗艦,說到底,致遠還是滿清官僚們試圖以小博大的產物,儘管性價比確實高,但在旗艦選擇上,還是翡翠更好。

  而南洋是準備在未來三年購艦三艘,準備撥付至少200萬兩用於購艦。

  嗯……有點摳門,但左念微也可以理解,畢竟每年那350萬兩裡面還包括了艦船的養護和士兵的軍餉,確實不可能再有多少補助了。

  “致遠?嗯,你爺爺信裡也提到了,稱讚這艘戰艦優異,若經費充足,也可以選擇一二。”

  致遠艦也得到了左孝威的認可,但錢的問題還是攔在左念微和致遠之間。

  怎麼辦呢?

  一艘致遠加一艘翡翠,單論造艦的價格就要150萬吶,還不算其他花費,那第三艘戰艦怎麼辦?

  想了好一會,左念微最後做出了決定:“爹,咱們還是不要致遠了吧,致遠雖好,但這艘船還真不容易買的。”

  “那你覺得該如何?難不成再去德國購艦?”左孝威以為左念微要說那兩艘在德國的戰艦,也就是經遠艦和來遠艦。

  “那兩艘也不便宜,而且性能遠不如致遠,要是選她倆,還不如再加點錢買致遠呢。”左念微搖了搖頭,“咱們還是不要太好高騖遠,先買兩艘。”

  放大版的超勇肯定是不要的,這種船壓根就是個陷阱,忽悠忽悠那些舊官僚的東西,放大之後性價比更低。

  所以左念微也想好了,既然三艘的錢不夠,那就先買兩艘翡翠級。

  不過左念微卻有另一個想法,就是想阿姆斯特朗公司提要求,讓一些船政的工匠也參與建造,讓他們積累點經驗。

  南洋不可能像北洋那樣一直向外國購艦,政策和經濟都不允許,所以往後肯定還要自造艦。

  其實,按照左念微的想法,就算是造平遠都行,要是甲午戰爭時有六艘平遠組成一個艦隊,在配合定遠、鎮遠、致遠、靖遠四艘戰艦,那戰局絕對不一樣。

  當然,左念微也明白,六艘平遠是不可能的,平遠級最多就兩三艘,船政和江南哪怕是開足馬力,甲午之前也造不了幾艘夠格的戰艦,技術、資金和人員,全是負狀態。

  所以,購艦的錢的問題要解決,東南的錢除了地方行政和基礎建設,大部分都要送到朝廷來維持中央和北方的運轉,能夠留給南洋的份量還是很少的,只能靠自己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