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38章:戰爭爆發,初戰告捷


                 1894年6月18日,日本向清廷就提交了“共同改革朝鮮案”,這一提案毫無意外的被否決,李鴻章強調日本必須撤兵。

  6月22日,日本向清政府發出了“第一次絕交書”。

  面對日本的野心,慈溪太后和李鴻章依舊不願意開戰,還幻想著列國調停,但對於處於外交優勢地位的日本來說,根本不可能有人來調停。

  7月3日,日本向總理衙門遞交“第二次絕交書”與最後通牒。

  面對愈發緊張的局勢和朝中勢力龐大的主和派,翁同萬也不得不與左宗棠聯手。

  隨後,在南洋的支持下,光緒帝頂著慈禧太后的壓力,任命左孝威為河南巡撫,率軍北上。

  而李鴻章也不得不將淮軍派往朝鮮。

  7月7日,葉志超以直隸提督身份掛帥,率淮軍八千人前往朝鮮。

  7月9日,聶士成在北洋水師的護送下,率兩千淮軍前往仁川。

  剛到仁川,聶士成就收到了日軍在昨日已突襲漢城,挾持朝鮮君臣,部隊正在前往仁川。

  儘管這時候北洋正在增兵,但日本在朝鮮依然擁有兵力優勢,7月5日,日軍成功將一個師團送上朝鮮半島,至此日本已經擁有了超過三萬部隊,在考慮過後,聶士成決定率軍跨過漢江組織防線。

  而仁川港內的建威、建安兩艦立即通知北洋水師撤離,並開始在仁川港內佈雷。

  而作為艦隊總兵的方伯謙正好想要跑路,便帶著北洋水師的四艘戰艦匆匆離開仁川。

  待水雷佈置完畢後,建威號將佈雷艇鑿沉,然後拉滿馬力,以22節的高速離開仁川,返回海州。

  而日軍尚且不知道南洋的佈雷行動,直到日軍的松島號戰艦駛入仁川港內觸雷,日本才匆忙撤離仁川,但松島號的前段被水雷炸了一個大口子,不得不暫時返回佐世保進行維修。

  而這一次觸雷,也成為雙方開戰的起點。

  隨後,日本發佈宣戰詔書,言稱:“朕茲對清國宣戰,百僚有閉,宜體朕意,海陸對清交戰,努力以達國家之目的。苟不違反國際公法,即宜各本權能,盡一切之手段,必期萬無遺漏。”

  並言:“事既至此,朕雖始終與平和相終始,以宣揚帝國之光榮於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宜戰,賴汝有眾之忠實勇武,而期速克平和於永遠,以全帝國之光榮。”

  隨後,日本在朝鮮大肆增兵,在釜山等地投送了近十萬人。

  對於日本的宣戰,北洋也明白這場戰爭是非打不可了。

  於是,清廷也頒佈了宣戰詔書,稱:“朝鮮為我大清藩屬二百餘年,歲修職貢,為中外所共知。近十數年來,該國時多內亂,朝廷字小為懷,迭次派兵前往規定,並派員駐紮該國都城,隨時保護。”表明大清師出有名。

  並稱:“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並著沿江沿海各將軍督撫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毋得稍有退縮,致於罪戾。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收到詔書的南洋立刻做出了戰爭準備,但依然沒有將陸軍暴露出來,只是假借黑旗軍和楚軍之名行事。

  由於仁川被水雷封鎖,北洋水師將登陸地點改為南浦,並派遣濟遠、超勇、揚威、操江四艘戰艦護送運兵船執行登陸任務。

  7月23日,吉野、浪速等四艘高速巡洋艦在南浦與北洋水師發生交火,揚威、超勇被擊沉,濟遠和操江駛入南浦港內,躲過一劫。

  得到此消息的左念微立即做出了發兵琉球的準備。

  “令快速艦隊出擊,目標,那霸港。”

  收到命令的快速艦隊,全隊上下官兵均是非常興奮,以極高的效率完成了準備工作。

  7月25號清晨,太陽還未從東方的地平線上探出頭來,這正是南方夏日少有的清爽時刻,駐紮舟山的快速艦隊在昏暗中駛離軍港。

  經過了一天多的海上顛簸,艦隊已經到達琉球島西南的馬齒山附近海域。

  按照計劃,艦隊在這裡暫時分為兩隊。一隊,由旗艦鎮海號,率領靖海、威海號,駛往那霸港外海,遂行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