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112章:海參崴會戰(二)

與此同時,騎兵部隊向著拉茲多利諾耶陣地兩翼移動。

雖然國防軍騎兵部隊數量上不及俄軍,但無論是訓練,還是裝備都遠比哥薩克騎兵旅要強的多,僅是糾纏住這些哥薩克還是可以做到的。

在不到7公里的陣線上,雙方數千名士兵廝殺在1起,越過雙方的交戰前線,炮彈有規律的落在後方的防禦工事上,掀起1陣陣硝煙。

俄軍的韌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俄軍高級指揮官的軍事經驗也比國防軍豐富,但再好的戰術也是要中層指戰員和士兵去執行的。

俄軍士兵跟國防軍相比那可是差了十萬8千里,俄軍裡充斥著文盲,但國防軍中服役超過1年的士兵,85%都掌握5百個最常用漢字,60%的人掌握3千個常用漢字,聽說讀寫都沒有問題。

此外,俄軍軍官之間矛盾重重,各項指令流轉不暢,遠不如國防軍上下1心有效率。

在拉茲多利諾耶戰鬥中,經歷十1天,俄軍重傷與死亡者超過兩千,對面的中國軍隊雖然也死傷了上千人,但對方在這段時間又迎來了3個團的步兵,消耗戰完全不是俄軍可以支撐下去的,因此俄軍內部對於是否向海參崴撤退產生了矛盾。

根據庫洛帕特金之前的指示,東西伯利亞第2軍軍長扎蘇里奇中將認為自己已經充分完成了阻擊任務,在接近兩週的時間裡,俄軍已經損失了超過40門火炮,超過7成的磚石、水泥、混凝土建築以及防炮洞在中國軍隊66續續抵達的12門重炮和大量的75炮中崩塌,完全不能跟給予己方充分的保護。

扎蘇里奇認為,繼續阻擊下去價值不高,不如趁著軍隊組織度和士氣尚能維持時撤軍,說什麼也比過幾天可能出現的潰敗要好。

在俄軍做好決定之前,國防軍又進行了1輪強攻,這次徹底抵近至小鎮西線,匆匆達成1致的俄軍開始且戰且退的過程。

7月9日,東西伯利亞第2軍骨幹撤出小鎮,在哥薩克旅的協助下,1路上基本維持住了軍隊。

不得不說,沙俄軍隊確實在長距離後撤,收攏,再組織陣線這方面確實有著豐富的經驗,1路上俄軍的撤退不僅沒有出現太大的混亂,反而還因為66續續收攏了第2、4軍部分軍隊和哥薩克,而呈現出實力和士氣的增長,讓國防軍第2集團軍的追擊效果越來越差。

不過,第2軍也是佔了兵力較為豐厚的便宜,相比之下,在戰場的東方,東西伯利亞第4軍就要慘得多。

第4軍1直到第2軍基本撤至第2道防線時,其主力部隊仍然與國防軍糾纏,不得脫身,以至於庫洛帕特金不得不親自發報,要求第4軍向阿爾喬姆方向撤離,若有部分軍隊無法南撤,則可自行北上至伯力,與當地軍隊回合。

俄軍的撤退對於國防軍來說並不算好事,負責東方向的第2集團軍1直希望將兵力較為薄弱,且距離更遠的俄第4軍分割殲滅,不希望他們都1股腦鑽到海參崴裡面,那樣對於後續的攻堅戰壓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