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249章 擺爛的官家

 “陛下言重了,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作為臣子,陛下何時召見都屬應當,何來打擾之說。”海文仁恭聲道。 

 “雖然如此,但卿家一年忙碌到頭,難得有閒暇陪伴家人,朕實在不忍心打擾。這次召你來,也是朕碰到了件煩心之事,想聽聽卿家意見。”官家說道。 

 “不知陛下因何煩心?”海文仁問道。 

 官家從桌上拿起一道奏摺,遞給邊上的內侍,說道:“拿給海學士看看。” 

 內侍躬身接過奏章,送到了海文仁手裡。 

 海文仁打開奏摺看了起來,當看到其中的內容,目光一凝。 

 這竟然是一封請求官家對大宋建國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的奏摺。 

 奏摺上的內容洋洋灑灑,竟有萬餘字,字跡海文仁也十分熟悉,奏摺最後署名也是度支判官王安石。 

 許久,海文仁合起了奏摺,說道:“陛下,臣已經看完了。” 

 “王卿家所書卿家也看了,朕也知道王卿家所奏屬實,然而如今朕的心思都在儲君人選上,實在無心他顧。”官家說道。 

 之前他確實有再次推行改革的想法,不然也不會調韓章回京,當大相公。 

 但是他所有理想抱負,隨著兒子夭折,全都消散了。 

 早年推行改革,一方面是因為宋夏戰爭中暴露出了很多弊端,讓他意識到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加上當時的官家正值壯年,想要勵精圖治。 

 後面想再次推行改革,一方面是不甘心,最重要的還是想把一個強盛的大宋交到自己的兒子手裡。 

 如今他已經年過半百,又因為兒子夭折受了極大的打擊,身體每況愈下。 

 對於現在的官家來說,只想保持現在的局面,改革什麼的早就不想了。 

 改革也不一定會成功,他又沒有子嗣,何必冒著晚節不保的風險來推行改革呢。 

 但是因為他讓韓章擔任大相公,一些有志之士和一些想投機取巧之人,看出官家有改革之心,多次上奏,請求改革。 

 其中就以王安石最為堅持,每個月都能上三五道請求改革的摺子,讓他不厭其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