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315章 思想轉變

 一旦這個時候,他站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必然能贏得守舊派的好感。 

 而官家對此也態度曖昧,讓守舊派再次警覺了起來。 

 如今自己的主意,得到兒子的誇讚,邕王很是得意。 

 送走周志清,邕王讓人去召集心腹過來,準備好好商議一下自己剛剛的想法,趙統卻走了進來。 

 邕王聞言撇嘴道:“為父之前就說了,沒必要在一個書生身上費心思。他畢竟只是劉學文的學生而已,諫院那群人,都是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即便拉攏了他的學生,劉學文也不可能因為他的勸說,投靠我們。” 

 “哈哈~” 

 “父王說的是。” 

 邕王生怕兗王反應過來,搶了先機。 

 諫院看似沒有什麼實權,但是風聞奏事這一點,用處就非常大。 

 別的不說,光是彈劾那些投靠兗王的官員,就能打擊兗王的威信。 

 不過邕王的計策確實可行,一旦成功,確實沒必要拉攏諫院的人了。 

 …… 

 “子謙,以前則誠我們三人閒聊,你對大宋如今的弊端,不也深惡痛絕,為何之前課上,你卻沒有說話?” 

 中午散學的時候,李安三人結伴往外走去,顧廷燁臉色不快的問道。 

 當初在揚州,他和盛長柏還有李安能夠成為朋友,就是因為三人相交閒談,理念相同。 

 然而李安在課上,卻沒有出言辯論,這在顧廷燁看來,無疑是一種背叛。 

 “仲懷,大宋積弊已久,即便要改革,也需徐徐圖之。王通判在禹州的手段,過於剛烈了。如此阻力太大,難以成功的。”李安說道。 

 “笑話!” 

 顧廷燁聞言卻不贊同,冷笑一聲說道:“改革變法,本就阻力重重,必須用鐵血手腕,如商君那般快速推行新政,只有如此才能成功。一旦拖的越久,困難阻力反而越大,如何徐徐圖之?” 

 李安有些無語,這和商鞅變法能相提並論麼? 

 商議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秦孝公的支持外,更多的是因為他的改革,獲利的是百姓和軍方。 

 在商鞅變法前,秦國實行的是井田制。 

 所謂的井田制,將土地劃分成井字形,中間的口是公家的,其餘則是私有。 

 擁有田地的則需要先種公田,然後才能種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