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開 作品

第427章 勸說

 “子謙,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這些年的聖賢書都白讀了?我記得你之前在盛家學堂曾說過,要做個純臣,你說的那些難道都是假的不成?”顧廷燁質問道。

 “仲懷,你覺得身為臣子,是要忠君還是忠國?難道明知道是個昏君,也要對其忠心麼?”李安反問道。

 儒家思想之所以成為主流,是因為它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專制王權,因而受到古代封建統治者的推崇。

 當權者需要儒家的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來教化天下人,好讓自己的子子孫孫能夠一直坐擁天下。

 李安作為一個穿越者,自然不會受這些思想所束縛。

 顧廷燁反駁道:“你這是在強詞奪理,邕王尚未登基,你怎麼斷言他是昏君?”

 “我不敢斷言,但是從他之前的表現來看,他就算不是昏君,也會碌碌無為。若是天下太平,庸碌無為確實不能稱為昏君,但是大宋如今內憂外患,庸碌無為就是昏庸!仲懷,你不是立志想收復燕雲十六州麼,你覺得邕王繼位,會對遼國用兵麼?”李安苦口婆心的勸道。

 “邕王雖然庸碌,總比一個謀逆之人坐上皇位強。兗王謀逆上位,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必然會清洗朝堂,到時候朝廷動盪,大宋又豈能經得住這麼折騰?”顧廷燁沉默許久說道。

 李安聞言笑了,顧廷燁這麼說,證明他已經動搖了。

 “仲懷,伱還記得上次咱們去禹州遊歷,去揚州的路上,我和你說的那番話麼?”

 “子謙,你還沒死心?禹州團練使父子二人能力如何暫且不說,單單他們的出身,就不可能有機會。”顧廷燁搖頭道。

 “仲懷,原本他們是沒有機會,但兗王若是謀逆,機會就來了。兗王一旦謀逆,必然會對邕王一家下手,這個你不否認吧?”李安說道。

 顧廷燁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官家雖然沒有明旨冊封邕王為太子,但是封了邕王為開封府尹。

 在大宋,宗室封開封府尹,幾乎和冊封沒有什麼區別。

 不管是為了防止有人支持邕王平叛,還是為了斷了官家念想,甚至為了穩住榮家,兗王謀逆發動後,掌控皇宮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殺邕王。

 李安頓了頓,繼續說道:“兗王除了殺邕王外,也會把汴京城內的宗室掌控起來。官家肯定不願意把天下交給一個謀逆之人手裡,汴京城內的宗室指望不上,就只能指望其餘的宗室了。

 宗室子弟血脈遠的都被安排去了偏遠地區,唯有禹州團練使趙宗全距離汴京最近。

 官家不想傳位給兗王,就只能令趙宗全帶兵平叛,畢竟其餘宗室離得太遠了。”

 李安前世看劇的時候一直沒明白,官家的血詔為什麼是給趙宗全的。

 趙宗全是太祖一脈,而官家是太宗一脈。

 哪怕兗王造反,邕王被殺,太宗一脈也有別的宗室子弟。

 他仔細瞭解過大宋對於宗室的一些規矩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原因。

 大宋防範武將之嚴,是出了名的。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大宋不僅對武將防範的嚴,對宗室的防範更嚴。

 宗室子弟血脈近的全部都留在汴京,並且不得擔任任何實職。平常出城都需要跟宗人府先報備,得到准許才能出城。

 不得和朝中官員有任何接觸。

 血脈遠的,則是被打發去偏遠地區,擔任一些無足輕重的職位。

 官員尚且能夠升遷,宗室子弟連升遷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考科舉這些了。

 反倒是趙宗全這一支,因為是太祖一脈,為了方便監視,給安排在了距離汴京不遠的禹州。

 兗王造反後,掌控了汴京,自然也會掌控汴京宗室。

 其餘的宗室距離汴京太遠,等得到消息趕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反倒是趙宗全佔據地利,成為了唯一的希望。

 這也是為什麼兗王會在謀逆之前派人去禹州刺殺趙宗全的原因。

 若不是趙宗全有威脅,兗王何必費這個功夫。

 “這一切不過是你的假設罷了,別的不說,就算趙宗全有野心,得知汴京有變,想要帶兵勤王,就憑他那點鄉兵,別說平叛了,禹州他都出不了。”顧廷燁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