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做夢

一點後路不給後人留啊?把好詩全抄了?

穿越嘛,無數的小說中主角都是抄詩抄的聲名鵲起,你這是把後輩們的路都堵死了啊!

當然,說好詩全抄了可能有些不嚴謹,還是有些沒抄的,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老杜的三吏三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但這些長詩李元徽早就還給語文老師了,誰記得住啊?怎麼抄啊?

才子夢就這麼碎了...

倒是李孝儼沒有刨根問底,也沒有懷疑他不是原來的四弟李元徽。

畢竟無論是重生和還是穿越,這些無疑都是非常駭人聽聞的,甚至你說衝撞了什麼都比這個說法容易讓人接受。

李元徽傷愈後的表現,還並沒有離奇到讓人懷疑他是被什麼俯身的地步。

言語正常,飲食上倒是比往日能吃了些,不過一個十幾歲的半大小子,喜歡看書能有多稀奇?

“不要多想,看些詩文也好,為兄今日總算休沐了,就是過來看看你,這段時間也都沒顧上照看你,兵部也是一堆雜務,黎陽那邊運糧又失期了,前幾次的運糧數目也對不上,阿耶那邊也難做....好了不說這些了...最近天氣不錯,下次休沐帶你出去行獵...”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李孝儼問了問他的飲食,身體,又交代了幾句之後就離去了。

送走了大哥之後,李元徽的臉色開始變得振奮起來,因為有些事被他忽略了。

黎陽。

運糧失期。

二徵高句麗...

原本就是歷史愛好者,對隋末歷史也是非常感興趣額,還看過不少寫隋末爭霸的小說。

因此對於原本這段歷史之中的許多人物也是耳熟能詳,什麼張須陀,李密,徐茂公,程咬金,單雄信,秦叔寶,羅士信,宇文化及,竇建德等等...

在這個時空裡,李元徽只聽說過一個。

這就不得不佩服歷史的慣性了。

哪怕不在原本的軌跡裡,有些牛人還是熠熠生輝。

大燕已故尚書令、太師、司徒、楚國公贈光祿大夫,諡號“景武”,楊素。

而楊素的長子,楊巡,目前是禮部尚書,在黎陽負責糧草轉運...

這劇本突然就變得熟悉起來,二徵高句麗,楊...造反?

很難不懷疑,這楊巡,是不是又叫楊玄感啊?

如果這麼說的話,李元徽又要做美夢了,隋末李淵在廣神二徵高句麗的時候,好像也是負責督運糧草...

慕容英如果是廣神本神,那李源不就是?

難道歷史在改道之後又要被修正了?

天命真在我家?沒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