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輕重

對於段世桓這樣的老臣,尊敬歸尊敬,卻總覺得其做事不夠果決,顧慮太多。

可能人老了就如此?

孰輕孰重,這還用考慮嘛?

懷遠鎮,處於大燕的極東之地,是遼東之役軍糧輸送線的樞紐,是大燕面朝高句麗的邊境要衝前沿,與高句麗鄰接,具有不可替代的軍事鎮戍功能。

除了作為鎮戍本身具有的戰略意義外,早在天盛七年第一次東征時期之前,慕容英就將懷遠鎮作為大軍存糧、輸糧的節點。

一隻數十人的騎隊圍繞這駐軍的營地和糧屯正在巡視著,打著旗號上書“衛尉卿隴西郡公李”。

卻正是鎮守懷遠負責軍糧督運的隴西郡公李源。

李源相貌俊朗,頜下的須然與兩鬢相連,看上去形貌比起實際年齡要長,有一種久歷風霜的喪頹之感,但其身姿挺拔,彷彿一旦披掛整齊,便要生出些武人的凜然之勢。

巡營所到之處,士卒皆下拜馬前,威儀極盛。

此刻應該志得意滿的李源卻是一副肅容,面無半點得意之色。本來他鎮守糧道和後路,只要不出差錯,就是大功一件。

黎陽方面的糧食已經失期很久了,運糧失期,這可是大罪。

所幸東征之前就在懷遠囤積了不少糧食,此時尚足以支用月餘。

可畢竟是百萬大軍,即便真實人數沒有這麼誇張,但加上運糧的役夫,絕對超過百萬這個數字了,每日的消耗都是個天文數字。

若最後因為軍糧不足,導致征伐失敗,李源肯定自己得背鍋,但是楊巡,以慕容英的脾氣,好死都難。

楊巡真有這個膽子?還是運河上的水匪真就把運河堵死了一粒都運不過來?

恍惚之間,正尋到一營,突然聽到喝彩聲,李源臉色微變。

再一觀瞧,卻是幾個軍士與一少年在營外比射。

那少年身穿白袍,馳騎如飛,與他比射的雖然都是軍中善射士,卻絲毫不懼,張弓搭箭無不正中靶心。

營中士卒無不為白衣少年的俊逸呼喝叫好。

“彩,彩,彩。”

“好彩!”

“李二郎好樣的!”

看到這時,李源臉色才舒緩過來,卻原來是他家的二郎,嘴角不由的浮現一模笑意。

身旁的隨行的幕僚道:“明公可知近來二郎在營中得一雅號?”

李源聞言,好奇問道:“哦?卻不知所號為何?”

“二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