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從軍

高士則滿臉通紅的叫罵著,手還拍著桌子,除了坐在他對面的慕容據,尚書檯大堂之中無一人敢抬頭。

慕容據本不來尚書檯辦公的,不過因為是東都留守,又有叛軍作亂,這才搬到尚書檯與高士則一起署理國事。

其實也是為了避嫌,畢竟楊巡造反就是旗號就是“齊王叛亂”,出現在尚書檯,意思很明顯,就在高士則的眼皮子底下。

比起高士則來,只有三十多歲的慕容據身材要瘦弱的多,臉色也有些蒼白,時不時的還咳嗽一聲,臨近夏日也披著披風,可見其身體狀況不怎麼樣。

高士則罵了半天,火氣也出的差不多了,這才一揮手,讓裴弘策滾了出去。

“本應殺你以正軍法,但如今用人之際,準你戴罪立功。”

因為說了太多話,也覺得有些口乾舌燥,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這才道:“大王,你是宗室,這時候不能坐視不理。老夫不知兵事,這如何剿滅叛軍,還要大王你拿出個方略啊...”

高士則這到不是自謙,他一直以來都是以忠直勤勉著稱,從來沒有擔任過武職,的確是不知兵。

而齊王慕容據早年作為皇子可是沒少跟著先帝和當今皇帝慕容英征戰,通曉軍機,所以高士則這時候也顧不上慕容英臨走之前暗示他要盯著慕容據的囑託。

畢竟反賊都快殺到城下了。

“咳咳,高公,您也清楚,我這身子骨,整日的不爽利,也不勘用啊,且如今楊賊勢大,又有不少官員響應,洛陽又無可戰之兵,能戰之將,還是等聖人率軍迴轉,到時候賊勢自消,擒之易如反掌...”

慕容據這番言語讓高士則挑不出一點錯處來。

皇帝率大軍出征在外,負責留守高士則只要保洛陽不失,就是大功一件。

但就現在作為東都實際上掌權人,高士則並沒有打過仗,就算僅僅是守城,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調派人手,分派任務。

且現在大燕是個什麼光景,他作為宰相是非常清楚的。

為了修運河,營東都,以及征討高句麗,所耗用的人力物力都是無法計算的,勞役都死了上百萬。

大燕雖然富庶,但百姓已經苦不堪言,青州、兗州、廣州、徐州、荊州、冀州、豫州等地皆有“賊匪”作亂。

雖然大部分“賊匪”在“作亂”初期就被平息,但問題的根源卻一直存在著。

且愈演愈烈。

作為宰相,不是沒有勸諫過。

但無奈現在的皇帝,雖然雄才大略,但卻並不是一個能聽得進意見的人。

智足以止諫,言足以飾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