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裙帶

韓全會意,不在攙扶,退後幾步。

震懾之後,趙翊也很快的按照之前編選好的名冊,開始授官,編隊。

新軍被編成了十二營,每營的人數都在兩千左右,以郎將統領。

一營五部,一部四百人,以校尉統領。

一部兩都,一都兩百人,以都尉統領。

一都四隊,一隊五十人,以隊正統領。

隊下又設什、伍。

李元徽就被任命隊正,之所以是他當隊正,是因為這隊五十人,有三十人都是李家的。本來按照李元徽的官銜帶十個人來就行,但二哥三哥人不在洛陽,可以不來應卯,他們的名下該李家出的人卻不能少。

裴氏兄弟裴行方裴行恭,也成了李元徽手下的什長。

於仲亨、宇文約、杜並、韋光夏、趙炯五人也都是隊正,卻不都在一起。

只有看起來最猛的杜並跟李元徽同在一都,都尉是李元徽的族兄,名叫李懷真,其父是益州都督李神符,兩人是一個曾祖父,沒出五服,也算近親了。

他們的曾祖父李彥,所生七子,李元徽是祖父排行第三,而李懷真的祖父則是第六。

“十九,身體可好些了嗎?”

“見過十哥,早就好了...”

十九,十,這是李元徽和李懷真兩人在同輩之中的排行。

兄弟兩個寒暄幾句,李懷真就帶著本都的四百餘人前往武庫領取號衣、甲冑、兵器,隨後才回到營房安置。

等這些都做完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吃過了晚飯,本營的郎將竇廣又召集隊正以上的軍官議事。對於李元徽來說,這也不是別人,是他已故阿孃的親兄弟,也就是他親老舅...

總之,這營裡的頭頭腦腦,包括整個新軍,就沒有不都沾親帶故的。

就拿這一營來說,五個校尉,本部的校尉,出身滎陽鄭氏的鄭毣,是他大嫂的堂兄。

王仁則,太原王氏出身,娶的是竇家的女兒,算是他表姐夫。

劉世居,沒什麼親戚,但世交,和自己的大哥李孝儼是同窗...

慕容琮,宗室出身,慕容琮的祖母,是李源的親姑母...

還有一個名叫李崇義,也是隴西李氏出身,雖然不是近親,但也同氣連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