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聰明人

但是身為楊家人,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堂兄楊巡反叛,若是失敗,他就算什麼都不做也得被株連問罪。

而且他也清楚,伯父威名過剩,出將入相,門生故吏遍及朝野。本就為皇帝忌憚,就算此時不反,朝廷也早晚要對楊家動手。

不過是“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的局面...

“六郎。”

楊邃家中行六,這麼喚他的必然是家中兄弟無疑,回頭望去,卻正是楊巡和楊熙兄弟。

楊巡是楊素長子,體貌雄偉,鬚髯漂亮。自幼喜好讀書,擅長騎射。不過他小時候很木訥,因此,時人都覺得這孩子是個白痴。倒是楊素因為楊巡長得頗像自己,所以對身邊親近的人說,這孩子並不痴呆。

果然,隨著年紀的增長,楊巡不光在學業上突飛猛進;在楊素的影響下,騎射也無人能比。於是時人又開始感慨,說他是社稷之才...

後來憑藉其父楊素的功勳,被先帝授任南郡太守。當時南郡上下吏治腐敗,百姓怨聲載道。

楊巡就任之後,放了不少耳目出去,打聽手下官吏的平時所為。掌握了一定情況後,才開始整頓吏治。由於他有證據,地方官吏不敢隱瞞,從此貪汙受賄的風氣大減。南陽官民都認為他有才幹,對他讚歎不已,名望大增。

此後,又遷任鴻臚卿、禮部尚書,襲爵楚國公,上柱國嗎,可以說是位極人臣。

而楊熙是楊素的第三子,長相跟兄長楊巡很像,同樣高大威武,以勇力著稱。原本在中軍中擔任郎將,楊巡起兵之前特意用密信把他從遼東戰場上召回來。

楊邃回頭看見兩個堂兄,打過招呼之後,才接過楊熙遞過來的密報。

展開一看,嘴角微微挑起。

關中出兵了,好事。

駐守關中的高陽王慕容頜率三萬軍出潼關而來,密報上甚至有詳細的出兵路線和兵力組成,以及各部將領。

這就是弘農楊氏和已故太師楊素的影響力。

還沒接敵,已經知己知彼了。

而楊邃在看到密報之後心中就已經有了破敵之法了。

“破城關鍵,就落在這關中援軍身上了。”楊邃斬釘截鐵的說道。

楊巡神情一振,“計將安出?”

楊邃道:“洛陽城堅,想要正面攻下耗時費力,但關中援軍趕到,只要我們擊破援軍,圍而不殲,洛陽守軍就一定會出戰!因為坐視援軍被滅,而城中不救,皇帝回師之後必然問罪,洛陽現在並無精兵,只有老弱,守城尚可,野戰必敗...到時候在攻城,破之易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