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十八章覺悟低了

光祿卿,九卿之一,漢魏兩朝掌宿衛宮禁,但是到了大燕,就專司皇室膳食,轄太官、餚藏、良醞、掌醢四署。

管皇宮的伙食,這油水得多大?

此時趙二和李四兩個人都在心裡暗說,我信你個鬼。

李四心說天天經史子集不離手,處理文書又快又好,就差把我想進步寫在臉上了,沒有宰相之志你能這麼努力?

不就是想走文官路線,把涿郡趙氏拉入世家行列?

趙二也是心中暗笑:天天跟著鎮西將軍問行軍要訣,前些時候軍議上還有獻策,還敢說你就像當個富家翁?

李四要是知道趙二的想法定然是大呼冤枉,我這不是為了等家裡造反的時候也能幹點事嘛?躺平也得分階段,創業期間還是得乾點活啊。

以老爹的性格,一旦造反了,肯定是把重要位置就交給幾個兒子,混可以,但不能太菜啊。

有些土雞可是巔峰第一都都帶不動的,最起碼不能拖後腿。

再說這是亂世,啥都有可能發生,技多不壓身,多點本事等於多條後路。

至於為什麼對行軍感興趣?

打不過可以跑嘛,又不姓劉沒有天賦,只好勤能補拙了...

趙二李四兩人心懷鬼胎,只有竇羨君覺得還是你們兩個會享受啊。

一個要當富家翁,一個要當光祿卿,他孃的,我咋還想著當武將打仗呢?

用四郎的話說不就是格局沒打開,覺悟有點低...

三人說笑幾句,趙二和竇羨君又開始繼續處理文書,李元徽則拿起一張文書去找慕容頜加印。

出了廂房的門,走在陝縣縣衙之中,回想起剛才趙二說的那番話,還真有些見識,都知道,以文抑武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了,不過那也是幾百年後大宋時候的事。這裡面的成因也是非常複雜的。在李元徽看來,武人卻是需要約束,但卻不能過分貶低武人的地位,這會對整個民族的精神上是一種打擊...

不過這小子說不定真能當宰相呢,就不知道是慕容家的,還是我李家的...

下一秒,等他一隻腳剛邁進慕容頜所在的正堂的大門,心中徒然一驚。

不對,不對,不對...

李二鳳,楊素之子造反,徵高句麗...這讓他幾乎可以肯定是隋末李唐劇本了。

但趙九重,義社十兄弟,以文抑武...這是五代趙宋的劇本啊!

怎麼回事?時空錯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