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三十五章驍果軍

李元徽搖了搖頭,不明白三哥怎麼會突然提起這個。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李玄慶又拍了拍他肩膀,“趕緊回去換身衣服,溼漉漉的被染了風寒。”

李家這邊扶搖直上的同時,楊巡謀逆大案的審理也基本落下了帷幕

整整牽連了三萬人被殺,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枉死,發配徙邊的也有六千餘,皆抄沒家產。

而當時楊巡攻打洛陽時候,曾經開倉放糧,賑濟民眾。

皇帝聞之,下詔“凡受楊賊米者,皆坑之,以儆效尤...”

成千上萬的百姓,僅僅就因為拿了一點楊巡發的米,就被坑殺在洛陽之南。

而李元徽也有了新去處,驍果軍。

所謂驍果軍,是皇帝二徵高句麗之前,曾經招募關中子弟為兵,號“驍果”。

這支都是關中和隴右健兒組成的新軍戰鬥力極為強悍,而皇帝又看上了洛陽在平叛之時臨時組建的新軍,將起併入驍果。

整個驍果軍在合併之後,有五萬餘人。

設置十營,皆以虎賁郎將統率,不設將軍,直屬皇帝。李元徽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李元徽以外,另外九個虎賁郎將都是善戰之輩。

獨孤求玉,鮮卑貴胄,少年既有驍勇之名,隨慕容英西征吐谷渾,與無定河之戰生擒敵酋三人,斬首三十八級,年方二十一。

杜採,京兆杜氏出身,二十六歲,善馬槊騎射,一徵高句麗時率數百精銳渡過遼河,一舉突破高句麗軍的防禦,給大軍東渡遼河打開通道。

段武臣,鮮卑段氏,令支王段義弘長子,年方二十四,一徵高句麗時為校尉,率本部數百人為其父斷後,阻擋數千高句麗軍不得寸進,最後還平安迴轉。

韋孝矩,京兆韋氏,韋貴妃兄子,年方二十二,從徵吐谷渾,突厥,數有功,治軍嚴整,深得君心。

李滄,隴西李氏,李元徽的堂叔,二十六歲,性驍勇,歷任代郡鎮戎都尉,防備突厥有功,曾率數十騎深入草原,奪得良馬數百匹。

陳稜,雍州扶風人,寒門出身,軍中悍將,善用拍刃,平定楊巡之亂之時,只用了半日就率部先登,一舉拿下天險虎牢關,也是十個虎賁郎將之中年紀最大的,三十有一。

宇文覺,鮮卑貴胄,二十七歲,從徵吐谷渾,有功。

梁平,揚州江都人,二十九歲,車騎大將軍梁猛之子,膽略過人,做過慕容英的侍衛。

慕容令,宗室,二十歲,慕容英的堂弟,金城郡王,自幼父母雙亡,被皇后養大,驍勇果敢,隨徵東大將軍平冀州民變。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