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八十四章廣武之圍(五)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阻擊的燕軍用騎兵拖著樹枝,掀起漫天的塵土,有攜帶了數量眾多的鼓角和旗號,從而使阿史那結社無法判斷眼前晉軍的人數。

阿史那結社遲遲沒有作出反應來,其實也等於是默認放棄了作為包抄的數千騎。

畢竟孰輕孰重,他是分得清的。

為了解救數千騎,讓崞縣圍城以及大軍安慰做賭注,並不值得。

河邊戰場,特勤阿史那祿支在初時的慌亂之後,迅速冷靜下來,隨後下令全軍反擊。

四千突厥騎兵呼號嘯叫著夾馬反衝,不用命令就把箭雨拋射在燕軍前部的頭頂。

不過這次突厥人的弓矢之利,卻沒能對燕軍前部造成太大的阻礙。

頂在隊伍最前面的是虎賁郎將韓鐸手下的三千重裝步軍,人人身披重甲,突厥人的羽箭根本無法射穿。

如蝗的箭矢射在燕軍的鐵甲上叮噹作響,火星濺射,卻極少有士兵被羽箭傷到。

整個隊伍就像是山在移動,彷彿堅不可摧。

雙方已經無限逼近了,最終在互相的箭雨覆蓋了幾輪之後,兩軍終於短兵相接了。

如林的長槍不斷的向前戳刺,讓突厥人的騎兵根本無法招架。

偶爾有冒死突進的突厥騎兵踩到一個,周邊的長槍立即密集攢刺,最多有一件皮甲的突厥人自然會被扎出無數個血窟窿。

突厥人也算是驍勇,並沒有立即崩潰,奮力的揮舞這彎刀與燕軍廝殺。

不過彎刀想要破重甲,很難,除非砍到要害,不然一刀砍在重甲上,可能刀都捲刃了。

又因為空間不足,無法發揮騎兵的突擊優勢,只能是被如牆而進的燕軍步陣不斷的絞殺。

前排的步軍大槍長矛不斷的戳刺,一旦有騎兵掉下就是被踩成泥的結果。

眼看戰局越來越接近單方面的屠殺,突厥人鼓氣的勇氣還是崩潰了。

潰敗局勢一旦形成,就變成了追逃逐亡。對於突厥人來說,想要逃命只有騎馬上山,或者涉水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