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一章換賽道的詩仙依舊生猛

李青蓮道:“聖人無故易儲,又讓諸皇子為州牧,必生禍亂。且天下黎庶早已苦不堪言,聖人以舊日威德尚且勉強鎮壓,若...天下必亂。”

李元徽沒想到,兩人第一次見面,就直接開門見山到這種程度。

這不寫詩了,換了賽道的詩仙,居然能有這番見地,不說是一流的戰略眼光,但最起碼也算是難得的人才。

“先生是隴西李氏,哪一房?”

“姑藏房。”

“哦?想不到我與先生居然同宗同族...”

兩人一敘宗譜,居然是同出姑藏房,還是同一遠祖。

“我幕府之中,尚缺一記室參軍,不知青蓮兄可否屈尊暫任?”

“多謝將軍賞識,李某不勝感激,原為將軍驅馳。”

一番考校之後,李元徽也是大著膽子將這李青蓮收入幕府之中為記室參軍。

也就是他當初給慕容頜乾的活。

其實這風險還是很大的,畢竟李青蓮這些話,已經有些不臣之意了。

但這些想法,跟李元徽還真就不謀而合。

李四原本的打算是回到淮南之後,首先做的就是剿滅流寇,而後廣修塢堡,編戶齊民,分兵駐紮。

並且修建完整的烽燧系統,以統一應對流寇,並且安撫流民屯田。

現在江淮一帶撂荒的土地多的是,有的地方甚至上百里都沒有人煙。百姓因為交不起稅賦和躲避沉重的徭役而四處流散。

作為平南將軍完全可以把這些荒地直接用作軍屯,而後招募流民耕種,搞屯田。

屯田制的本來是為了解決軍糧問題,在西漢時期首開。

漢文帝時的晁錯建議“徙民實邊”,漢武帝時趙充國建議“屯田”於邊防,其本質是為了解決邊境地區軍糧運輸不易,使邊軍可以自行解決一部分或大部分軍糧問題,從而達到減少國家財政壓力。

但應該注意到的是直至東漢末年為止,屯田制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