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三章封山

但天柱山這夥人,不一樣,他們主要的生計來源是種地為主,劫掠為輔,且有固定的根據地,還知道養蠶,織造布匹,用以對外交換鹽鐵。

這簡直就是一個小型政權的狀態。甚至絕大多數亂世軍閥的治政能力,都比不了天柱山的這幾個賊頭。

還有根據以前的戰報記錄來看,這些人的軍隊在作戰的時候也頗有章法,知道列隊而戰,這同樣不是流寇能夠掌握的。

去年天下大賊在慕容英被困廣武之際,都紛紛攻略郡縣城池,掠奪燕軍的輜重和給養。

天柱山卻沒什麼動作,也沒趁機劫掠,只是收容了部分流民。並且把勢力範圍擴展到了六安和舒縣界域。不聲不響的悄然擴充實力和勢力範圍,卻沒有攻擊主要城邑而引起朝廷關注。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將軍您是想要招降郭風和?”看過書札的李青蓮察覺到了李元徽語氣之中對天柱山這些“大賊”的欣賞。

李元徽點了點頭,“的確有此想法,不過招降這些人恐怕不容易,得先做好出兵剿滅的準備,才能跟他們談招降。而等可有破賊之策?”

李青蓮道:“將軍,李某以為天柱山群賊,據山而守,但他們根基卻在山外的田地,山中雖有積蓄,以賊眾人數估算,山中最多不過一年的存糧,且食鹽、鐵器需要山外轉運。若想要攻山,一要堅壁清野,毀其田畝,使其糧食匱乏,二要以六安、舒縣、合肥三城為核心,修建烽燧塢堡,行封山之舉,使其內外不可連通,而坐吃山空,時間一久,賊眾必潰。”

李元徽道:“以此法破賊,要多久能建功?”

李青蓮道:“少則一二載,多則三五載。”

“太久了,沒時間和精力跟這些人耗下去。”李元徽搖搖頭,然後又問道:“可有速戰之策?”

李青蓮所言的封山,其實可行性很高,而且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