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六章大魏忠臣?

李元徽輕笑道:“呵呵呵,這也不是什麼隱秘事。三十多年前大燕文皇帝率軍追擊前魏恭帝一行人至淮南,魏恭帝雖然成功渡江南逃,但其子趙王曹啟,司空郭政之,右將軍夏侯呈等人都失散於淮南,不知所蹤。不知道哪位郭司空,是閣下什麼人?”

郭風和聞言起身,身手向上抱拳道:“郭司空乃是家父。我是幼子,幾位兄長,都死於亂軍之中...卻沒想到李將軍還記得幾十年的舊事。”

李元徽道:“你們作為前朝舊臣,卻始終避具山中,真是令人敬佩,有古賢人之風,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不過如此...”

本來是夸人的話,伯夷叔齊因為不滿周武王滅商,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到哪落在郭風和耳中,這就有點諷刺了。

因為他們從來不是因為氣節不肯降燕,早些年是因為沒有門路。若是貿然暴露身份,沒準等待的他們是什麼,這幾年則是因為朝廷越發亂來,大燕儼然就是一艘已經漏水的大船,就沒有必要跳上去了,所以就一直在山中觀望,斂谷聚兵...

實際上,郭風和他們的父輩,確實是抱著不食周粟的心思,隱居山中避禍。

但那些前朝老臣們早就不再世了,現在活著的,都是抱著伺機而動的想法。

一個空乏的復國口號,可不會讓他們為之賣命。

畢竟大燕立國之後的前二十年,可是有不少大魏宗室之後在各地組織反抗。

最近十幾年才消停下來,而文皇帝之後也基本被殺的血脈凋零,可以說心懷故國的,死的差不多了。現在譙郡曹氏最為風光的也就是陳思王曹植一脈,因為出了個大燕皇后。

郭風和尷尬的笑了笑道:“將軍過譽了,我等只是有所不為而已,比不得古之賢人,今日應將軍之約前來,還請將軍直言。”

李元徽點點頭道:“好,那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你等在山中收容流民,憑險自固,本與我無礙,我也想跟你們井水不犯河水,但我聽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我想這個道理,郭公也應該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