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三章君臣相得

李元徽躬身一稽正色道:“此臣所以效忠聖人之職分也。”

慕容超又再度將李元徽扶起,然後拉著他走入大殿之中,命人賜座。

“先帝大行當日,伽羅將李卿的書信於我,而我看過書信之後,只覺得梁庶人也是先帝子嗣,彼時深受寵愛,先帝崩逝,他身為人子,怎麼會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然終究是朕沒有識人之明,以致今日之禍,卻不知李卿你是如此得知,梁庶人早有反心?”

李元徽心想,終於來了,不過對這個問題他在就打好腹稿了。

“回稟聖人,先帝雖然聖明,但卻難免有此一失。而其人之心,於廣武則暴露無遺,當時先帝與聖人還有諸位大王,皆困於廣武,獨梁逆率軍南逃,此其不忠君,不孝父也...梁逆彼時於長安,常有女幹yin擄掠之惡,而京兆府、大理寺官員知其行卻不敢言,以畏先帝爾。常言道,‘人莫知其子之惡,其苗之碩。"...”

嗶哩吧啦,李元徽是對慕容盞進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從人品到行為,最後在說道慕容盞在崞縣的可疑之處,這個本來就是胡謅的,但卻意外的道出了事實真相。

慕容超聽著是不斷的點頭,心中想著這妹夫說話是真好聽啊,可惜可惜,要是早點聽他的咋還有這事?

“李卿所言,朕深以為然,若早聽卿言,局勢何至於此?卻不知李卿此時可有良策以教朕。”

對策李元徽自然也是早就想好了,來洛陽的路上他可是整天跟李青蓮、謝巽等討論。

“回聖人,良策不敢當,不過臣以為,事有輕重緩急。如今梁逆猖獗,在先帝屍骨未寒之際,勾結突厥,認賊作父。起兵作亂,此天下首惡,必先翦除之,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其餘一切事,都可暫且擱置,所以臣以為當先與瓦崗義軍等議和招安,昔年臧霸降魏武,魏武官渡鏖戰,無東顧之憂,陛下當效先賢,不追其前過,厚贈其職。則東方可安,此其一也。”

“其二,關中是天下要地,帝王之基,但長安數十年無戰事,楊巡叛亂,關中老卒喪盡,此時長安之軍皆是新兵,不堪一戰,所以臣料定,長安必會落入敵手。梁逆如長安之後,一定會行大逆之事,自立為帝,聖人可傳令蜀中、河西、隴右三路出兵討逆,而後重修函谷關,以防叛軍東進,另遣中軍精銳北渡河內,收復上黨、河東切斷梁逆與幷州的聯繫,而後四面出兵,在關中聚殲梁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