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四十四章光復大魏!

朝廷上影響力自然是不如高士則、薛楚等。

軍中影響力不如幾位大將軍。

若是已故衛王慕容定,或者已故齊王慕容據有一個還在,最少能幫慕容超控制一下局面,可這兩位都走在慕容英前頭。

這樣也就造成了宗室在朝中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大人物,所以無論是廟堂還是軍中,都有人敢不拿皇帝當回事。

這種混亂情況也就導致了洛陽廟堂現在根本就沒有執行力和決策能力。

你中樞都亂成一鍋粥,前線的將領就算沒有二心,也會進退失據。就更別說前線將領裡面一個大將軍,一個親王,還有一個趙大。中樞再亂下去,只會讓這些人失去對朝堂的信心,進而引發災難性的後果,畢竟他們可都不會是坐以待斃的人。

眾人把洛陽朝廷上的問題剖析了一番之後,一個個也都是長吁短嘆,感慨“肉食者鄙”“不足與謀”。

“諸公相爭,對將軍來說,或許不是壞事。”半響之後謝巽突然說道,李青蓮和張撫聞言也似乎有贊同之意。

李元徽嘆氣道:“若是沒有梁逆之叛,朝堂如何與我自然無干,可如今梁逆勢大,若是任由其佔據雍並二州,又有突厥支持,而朝堂諸公相爭,必無力抗衡,這種事對我們難道是好事嗎?”

李青蓮道:“將軍若有此一慮,不妨跟聖人進言,請宗室耆老入朝。”

李元徽聞言先是愣了一愣,隨後細細思索李青蓮的建議。

現在皇帝有些控不住場,不如就搞個能控場的出來當定海神針?亦或是直接掀桌子?

想到這裡,李元徽開始細細思索,如今慕容宗室之中的老臣,以及致仕的老臣。

慕容宗室之中,現在年紀和輩分最大的就是武帝的侄子,魏王慕容顯宗,不過已經多年不聞世事了,不然也不可能躲過先帝的猜忌。

但當年的慕容顯宗可是一等一的猛將,曾經率領數十騎兵追著上萬魏軍窮追猛打,最後迫使其全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