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三章風將起

這麼幹無疑是對突厥人的策應,使東燕軍不能全力應對。

但西魏的兩個宇文大將軍,都不支持這時候打東魏軍的傅修之部。

一來是洛陽方面重新建立了新的中軍,就在邙山一帶駐紮,觀望著黃河北岸的河內郡的情況。防備的就是拓跋餘慶大軍下來摻和幽冀戰場。

二來是即果助突厥人打贏河北的東燕軍,西燕軍也撈不到什麼好處,河北說不定就被會突厥人收入囊中。

所以最符合西燕的利益就是坐山觀虎鬥。

對於西燕朝堂上,最好的結果就是突厥人敗走,東燕傷亡慘重。

到時候西燕就可以東出太行,席捲河北。

若是能把河北收入手中,就可以說大事略定了。

雖然突厥現在是西燕的盟友,始畢可汗還跟慕容盞有父子之約,但如果有機會,慕容盞是一定會狠狠給突厥人來上一刀的。

畢竟始畢雖然是他姑丈,但畢竟不是他親爹。

想想自己當了皇帝還被人冊封為“長安可汗”就他孃的那都不自在。

至於恩義?

別開玩笑了,慕容盞可是拿朔方、五原等五郡之地,以及低頭彎腰喊爹換的突厥人支持。

裴弘德等人並沒有針對此事提出意見,這些被肯在西燕做***的,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正直守節之事。

換句話說,全都是二臣。

做二臣要是不會見風使舵,是不活下去的。

所以這群人很明智的都沒有對如何用兵等事指手畫腳,而是對目前關中和治安、稅賦、民生等提出了一些問題。

慕容盞對此是不怎麼耐煩的,裴弘德跟幾人說的大部分事情都准奏了,另外幾件沒有準奏也不是因為事情不妥。

而是慕容盞覺得這官員所請,不能一股腦的全都同意了。

就算是合理的,也得裝著思慮一番,把事情晾一晾,然後在批准。

這樣就體現了他作為皇帝,處理政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以防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