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七十章潮河之戰

剩下雙方要比拼的,就是各自的勇氣和戰意。

“弓弩手準備!”薛世雄下達了第一個命令。

三千弩兵和五千弓兵同時上前列隊,弩兵在前,是直射。

弓兵在後,是拋射,遠近交錯結合。

燕軍的弩兵作戰,列成三排,卻並非是後世有名的三段式射擊,而是第一排的精銳弩兵負責射擊,而後面兩排的弩兵則要負責填裝箭矢。

隨後交給第一排的弩兵射擊。

看著終於出現在射程內的突厥騎兵,燕軍的弩手在一聲令下之後迅速齊射。

上千支箭矢如飛蝗一般,射向突厥人的騎隊。

衝鋒最前面的數百突厥人大部分被射落馬下,隨後弓弩箭矢交錯,密集的箭矢如雨而落,帶給突厥人的騎隊大量的傷亡。

若是以前的突厥人絕不對選擇這樣的戰法。

他們會在燕軍步陣外圍進行騷擾、恫嚇,或者以騎射襲擊,往往這樣的行動可能長達數個時辰,甚至大半天,乃至更長的時間。

等到陣中的軍隊疲累,注意力下降,內心恐懼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發動騎兵直接衝陣。

這種遊牧民族源於狩獵,而無師自通的戰術,有個非常經典的說法,“放風箏”

這次因為薛世雄放棄車陣,突厥人也沒有放風箏,而是直面燕軍步陣,想要直接衝跨對方。

而燕軍的弓弩手在射完三支箭之後,立即跟後面的長槍兵換位置。並拿出自己的盾牌和橫刀、骨朵等近戰武器,弓弩則被暫時的丟在地上。

而突厥人也在匆匆的放了一輪箭矢之後,就手持長矛、馬刀跟燕軍的步陣撞到一起。

燕軍的長槍手前出之後迅速結陣,若是沒有經過足夠的訓練和作戰,面對突厥騎兵的衝鋒此時這些步卒已經被嚇得腿軟了。

但這些邊軍是常年駐紮在遼東柳城一線的精銳,與高句麗、突厥、契丹等蠻族作戰是家常便飯。

所以弓弩手和長槍、大盾之間按照陣型和變陣方式迅速轉換,已經刻在他們的骨子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