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一章東關濡須塢

“終於來了啊。”

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打過來的時候,整天都得惦記。

但知道他們來了以後,反而心裡頓時鬆了一下,等著打仗就行了。

幾日後,東魏水軍的戰船,一艘一艘的出現在濡須口正對的江面上。

曹元靜和幾位大將,以及司空張弘平一道觀陣,眾人在看過燕軍的佈置之後,全都面露難色。

原本東吳夾水立塢的意圖是阻擊順著水流南下的曹魏船隊,以及防禦在河流兩河前行的陸上曹魏步騎。

而現在,濡須口在北人之後,換成江東人來打,對手才是曹魏...

“我聽說武帝當年曾經數次南征濡須口,都沒有取得功績?”曹元靜望著濡須口兩條支流上的關城問道。

張弘平道:“卻有此事。武帝和文帝,父子兩人曾經三次南征,對濡須口用兵,皆無功而返...有幾次還是損兵折將...”

實際上,濡須口魏吳之間有四次大規模用兵。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四十萬大軍南征,號稱“飲馬長江”,在濡須口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不過相持許久,毫無進展,最後只能無奈退兵。留下甘寧百騎劫營,孫權草船借箭等著名典故。

建安二十一年,第二次濡須口之戰,曹操又親征,結果是相持數月,雙方損兵折將,最後孫權“乞降”,曹操得了個面子,退去。

第三次濡須口之戰,發生在曹丕代漢之後,率領大軍南征,曹丕令三路大軍攻吳,東路以曹休、張遼、臧霸出兵洞浦口,中路由曹仁領兵攻打濡須塢,西路由曹真、張郃圍攻南郡。

孫權以朱桓任濡須督抗擊曹仁,而曹仁不聽蔣濟的勸諫,直接攻打江心洲,以致損兵折將,大敗而回。

最後一次,也就是第四次濡須口之戰,也稱“東興之戰”,這次是司馬師掌權之後,派司馬昭、胡遵、諸葛誕攻打濡須口,結果被諸葛恪、丁奉帶著人直接是一頓狠抽,司馬昭爵位都被奪了。

“...凡此四戰,東吳皆因為據有地利而得益...”

曹元靜聞言道:“當年大魏攻東吳,是水陸齊發,尚且不能建功,而進我等想要攻下東關濡須塢,就只能以步卒登岸,拔除關城,才能引水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