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 作品

第152章 鐵山軍校

 第152章 鐵山軍校 

 大帥馮國輝返回泗水後,連續三天處理了積壓如山的很多文瀆事務,現身公眾場合,主持了泗水教育學院成立暨第一屆招生儀式,泗水第二醫院落成典禮,政府大樓奠基儀式等重大項目,並且親切的慰問了南洋軍受傷官兵。 

 處理完這些瑣事後,大帥馮國輝便馬不停蹄的前往鐵山鎮,主持鐵山鋼鐵廠第三座鍊鋼高爐點火暨試生產典禮。 

 在典禮上 

 面對現場的4700多名工人和各界嘉賓,大帥馮國輝高度評價了鐵山鋼鐵廠作為軍政府鋼鐵工業的核心企業,在帶動下游相關製造業生產和滿足就業方面,起到了模範標杆作用,社會效應廣泛。 

 南洋軍政府大力發展現代造船工業,造船工業是鋼鐵消耗大戶,這對鋼鐵廠的產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南洋軍在近期的擴張軍事行動中,增加了大量土著苦役犯,鐵礦山與煤礦山的勞動力充足,增加產能就是題中之意了。 

 第三座鍊鋼高爐投產後,南洋軍政府鋼鐵產能將飆升到每個月1.2萬噸,年產能接近15萬噸,足以滿足當前的需求。 

 這樣的鋼鐵生產能力,達到了法蘭西第三帝國的四成左右,而且全部都是先進的高爐鍊鋼,質量比土法煉鋼高的多。 

 法蘭西第三帝國的鋼鐵產量中,超過六成是土法煉鋼,高爐鍊鋼的佔比較小,總產量與南洋軍政府在伯仲之前,每年約14~15萬噸。 

 這不是說法蘭西第三帝國工業落後,而是由於其自由經濟的體質,鋼鐵工業的發展受限於產能和需求,也受限於資本家的眼光,不會出現超常規發展的情況。 

 而在南洋軍政府 

 街頭巷尾傳來濃濃的煙火氣息,飯館酒肆人滿為患,一片欣欣向榮的工業城市氣息撲面而來。 

 如今在南洋軍政府內,最辛苦最忙碌的就是移民署官員,他們將辦事機構直接遷到港口,實施抵港登記,立檔,教育分流,至地方政府接收,安置跟蹤一條龍服務,並且實施專人負責制。 

 有的距離遠,有的距離近,視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每個小隊約三到四人,設置一名領隊。 

 在鐵山鎮上游 

 第二座選礦廠正在建設中,預計年底投產後,將能支撐起年產30萬噸鋼鐵的原料需求,再建幾座鍊鋼高爐不在話下。 

 在有利政策的扶持下,鐵山鎮就像吹氣球一樣的發展起來,城鎮規模比年初增長三倍有餘,常住人口已經達到2.87萬人。 

 抵達巖望後,有一段從巖望至梭羅約18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步行抵達,一般需三天時間。 

 那些在鐵礦山,選礦廠,焦煤窯,磚窯幹活的兩三萬名土著苦役犯,並不算鐵山鎮居民,尋常也沒有機會到鎮上游蕩消費,基本看不到人影。 

 二者的重視程度不同,投入大相徑庭,南洋軍政府的工業發展自然走上了彎道超車的捷徑,發展的既快又好就不稀奇了。 

 以前在一個隊只有七八十人,如今一個隊動輒三四百,誇張的甚至更多。 

 遠遠看上去街道寬闊,建築林立,黃昏時分鋼鐵廠和其他企業下班後,街道上的人潮洶湧,各家商鋪開門做生意忙的不亦樂乎。 

 大帥馮國輝將鋼鐵工業作為重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並且依託鋼鐵工業發展造船業,下游鋼鐵機械產業和農具,武器等諸多領域,是政府主導的超常規發展。 

 抵達梭羅後,移民署領隊需要向當地交接新移民,並且跟蹤安置情況,最後與當地移民安置機構簽署交接文件,確認後返回。 

 據六月底統計 

 鐵山鎮已經發展出各類企業1321家,從鋼鐵製品到蒸汽機,從船錨,螺旋槳,鋼纜,農具,鍋具,服裝到槍械製造,再加上飯館酒肆,茶樓妓院,典當中醫,日用百貨等等,可謂是門類齊全。 

 洶湧的華人移民潮,讓南洋軍政府苦並快樂著。 

 更難能可貴的是,整個鐵山鎮的居民九成九都是華裔,城鎮治安在整個南洋軍轄區首屈一指。 

 這算是完成了一次移民安置任務,而每一個移民署的官員,每個月都需要完成3~4次移民安置任務。 

 那麼移民署領隊需要在巖望城獲得當地移民署分支機構的支持,300人需領用三輛騾馬大車,運載一路所需的糧食,潔淨用水等物,讓體弱者走不動時可以暫時搭載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