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六十二章 震撼

嘆息,嘆息,再次嘆息。

無數的嘆息音形在樂團之間流淌而下。

正如同真人的嘆息一般。

那麼的憂愁,那麼的無奈,那麼的讓人感覺到憐惜。

音樂,很漂亮,也很憂愁。

如此漂亮且憂愁的音樂,似乎應該給予非常複雜的指揮。

但是,並沒有。

陳秋的手臂輕微地揮動,打著最為簡單的節奏。

他將所有的情緒全部濃縮在最為簡單的節奏之上。

但是,明明看上去那麼簡單的揮手,卻給予了眾人一股完全不同的感覺。

音樂之前的情緒在逐漸融合。

音樂之中所有的離調轉調變調以及終止的細節,似乎全部都被陳秋給濃縮。

但是實際上當你認真仔細地去聽,去分析。

你就會非常驚訝地發現,音樂之中的那些細節並沒有糊在一起。

相反,這一切在陳秋的手下顯得那麼的井井有條。

就如同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一般,音樂瘋狂的前進,帶來極度婉轉柔和的情緒飄散。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在絃樂以及管樂之間搖擺,給予雙方肯定的視線。

音樂也如同乒乓球一般,在絃樂和管樂之間快速穿梭。

趙梓潼的眼睛完全睜大了。

她演奏過這一首作品!

她帶著自己手下的團隊,演奏過這個作品!

她甚至還帶著自己手下的團隊,用這個作品,拿下了今年海城這邊通向全國大賽的入場券門票。

然而,她能夠非常清晰地聽到,陳秋這一首作品和她演奏之間作品的區別。

陳秋的處理,更細膩,更大膽,更婉轉,更漂亮!

比如說一個dd7轉k46的終止,她只是簡單的給予了一個終止的感覺,並沒有繼續追究下去。

然而在陳秋的手中,這個dd7轉k46的終止,並非只是簡單的終止,而是代表著一種失落,一種痛苦。

這個感覺很奇怪,似乎並不是傳統浪漫主義所代表的終止,而是一個偏向於更為傳統,更為古典的感覺。

對!

古典主義時期的感覺!

趙梓潼的眼睛一亮,她感覺自己抓到了一點什麼,可是卻又沒有完全掌控。

因為太快了。

細節太多了。

每一分每一秒的演奏,都是那麼的細膩,細節都是那麼的通透。

音樂的感覺都是那麼的漂亮。

陳秋就如同舞臺上的帝王一般。

他站在舞臺之上,舉手投足之間,音樂之間的一切都在跟著他的步伐前進,跟著他的想法在詮釋。

不,不對!

趙梓潼聽到這邊,用力搖頭,這個地方不對。

並不是樂團之中的一切都在跟著他的步伐前進。

陳秋手中的音樂其實和她之前所演奏出來音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她能夠很輕鬆的帶動樂團的前進,這個是她自己引以為豪的特質,也是她敢於和自己的父親說自己有天賦,未來能夠帶動一整個樂團前進,並未有機會成為頂級指揮家的本錢所在。

所以,她對於樂團和指揮之間的默契,其實非常清晰。

她知道什麼樣的感覺,是樂團跟著指揮的步伐在前進。

什麼樣的感覺,是樂團沒有跟著指揮。

現在她面前的樂團,海城二團,除了有限的幾個人外,其他很多人都沒有和這位指揮特別的貼合,他們只是在努力跟著陳秋的步伐,注視著陳秋的指揮,去演奏。

換句話說,這個樂團,沒有徹底凝聚。

然而

樂團卻並沒有散。

樂團完完全全地貼在陳秋指揮棒的指尖,跟著陳秋的步伐,前進。

就如同凝聚在一起一般。

這種感覺,這種感覺

趙梓潼的目光中出現了迷茫,以及思索。

她陷入了沉思,隨後瞳孔不由得放大。

等等,難不成

她的視線突然望向正在那邊指揮樂團的陳秋,看著陳秋一點一點地帶著樂團前進,不由得愣住。

難不成,是陳秋帶動他們樂團前進?

陳秋通過技術,在帶動樂團的前進?

她逐漸愣住,隨後仔細看陳秋的手勢,注視著陳秋對於樂團的指揮,然後視線,有些凝滯。

陳秋的手勢,陳秋的視線,陳秋的動作。

全部都在對樂團指引!

沒有任何一絲絲多餘的動作。

例如陳秋一開始手臂揮出去的動作。

似乎看上去只是簡單地讓樂團將音樂做出一種丟出來的感覺。

但是實際上,陳秋的手臂揮動,是掃過一圈絃樂部分的,視線也是和絃樂部分接觸的。

然後當他手臂回來的時候,指尖的指揮棒,也已經指向管樂部分。

而管樂也在這個時候接觸到了陳秋的視線,同時開始演奏。

雖然他們整體沒有完全和指揮一心,也沒有達到她所能表現出來的團魂。

但是,但是

但是陳秋居然純粹用技巧,以及對於音樂的熟練度,將他和樂團之間不夠完美配合的這個點,給徹底抹平?

這個,這個也

趙梓潼一時間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好,她原本想要奪冠給自己父親證明自己實力的心,也在此時此刻開始亂了起來。

如果只是靠自己這樣的水平,自己真的能夠帶領東部師大奪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