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98章 點燃!

 他們可以跟著秦弦去進行演奏,自己並不需要在這個時候操控所有的絃樂部分。

 因此,陳秋整個人放鬆了不少,他一邊翻動著手中的琴譜,一邊給予樂團眾人提示,告訴他們什麼時候應該進,什麼時候應該退。

 以及……

 管樂部分。

 現在絃樂部分已經差不多可以半脫手的情況下,陳秋則是開始帶著管樂那邊前進,讓管樂的那群人能夠跟著絃樂部分的表達,一同將音樂做到更好。

 陳秋捏著手中的指揮棒,一點一點地給著情緒,控制著音樂的強弱。

 第三樂章之中的美感在他以及秦弦兩人的合奏之下,變得更為絢爛。

 不僅僅只是他們,在陳秋沒有控制到的艾鼓那邊。

 他手中的定音鼓也同樣在格外用力地敲打。

 他在努力地給著樂團音樂之外的情緒。

 那些空氣中低頻振動的轟鳴,除了芮佳那邊給出的低音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定音鼓這邊的一些補充了。

 他努力控制著手中一大堆打擊樂器的振動,讓每一次進場都變得格外乾淨利落。

 雖然可能對於音樂的情緒沒有辦法起到更多的推進,但是最起碼,他不會拖後腿。

 整個樂團之中,最為核心且穩定的角色選手,大概就是他了。

 陳秋的視線在樂團之中游離,腦中走過每一位選手的能力以及弱點,隨後在他們可能會出錯的地方,給予他們一點點小小的提示。

 這種提示既不會讓樂手沒有辦法注意,也不會讓樂手感覺到羞恥以及被輕視。

 陳秋對於這種度掌控的非常好。

 而就算陳秋總是會不停地去給予樂手提示,可他卻從來沒有看過艾鼓。

 因為,艾鼓足夠穩定。

 一位打擊樂手,最重要的,則是穩定。

 穩定的打擊樂,足夠強大的絃樂,以及陳秋控制下儘可能展現出絢爛色彩的管樂。

 三者幾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構建出現代樂團框架下的一個,絕對穩定的,頂級樂團!

 他們之間就如同心意相通一般,幫助彼此之間不足的地方進行補足,幫助對方需要拔高的地方進行再次提高。

 他們之間的默契甚至讓你沒有心思去關注。

 你根本不會注意到他們之間合作上的漏洞。

 即便樂團的成員可能還很年輕,很多人都還是學生,專業水平沒有那群老油條那麼強大。

 但是他們之中通過合作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卻遠比他們年齡上所呈現出來的稚嫩,要老練的多。

 合作,讓他們的能力以遠超1+1的方式進行疊加。

 他們每個人都如同激發了自己小宇宙一般,讓自己的音樂與樂團共鳴。

 如此表現,如此實力,如此柔情,震撼了其他所有過來評選的評委。

 海城音樂學院負責管樂的老師,他驚訝地看著自己面前的二團。

 二團之中管樂的很多人他都認識。

 之前陳秋以及他手下二團演奏的門德爾松e小調協奏曲因為秦弦發揮的太好,他沒有怎麼注意。

 但是現在,他現在滿腦子都只有一個問題。

 自己當時調配給二團的,真的是一群管樂的吊車尾?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ormat="luid"

 dataadclient="capub7569119227492561"

 dataadslot="2391283091"></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push({});

 </script>

 為什麼感覺這群人演奏的比一團的都要好?

 而這群絃樂……

 絃樂他已經不想說什麼了,絃樂之中的那位首席他認識,之前管絃系考試的時候他就聽過這人的名聲,聽說他當時突然覺醒,然後讓所有的評委老師都震驚了。

 所以對於現在絃樂逆天的表現他無話可說,畢竟人家實力在這邊。

 但是你們管樂憑什麼啊?

 如果這群人當時期末考試成績好,他也就認了。

 可是問題是,之前期末考試的時候,這群人成績也沒有提高多少啊?

 為什麼你們這群人的管樂交響能演奏的這麼強?

 難不成你們所有人的屬性都是一樣的,先天樂團聖體?

 怎麼可能?

 如果一個兩個他們還能認,說不定是他們當時招生的時候看走了眼。

 但是這麼多人全部表現都好的離譜,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了……

 海城音樂學院的教授看向正在揮著指揮棒,帶著樂團前進的陳秋,默默點了點頭。

 只有陳秋。

 只有陳秋可能能帶著樂團表現的這麼強。

 否則根本沒有辦法解釋的通,海音二團管樂那邊發揮逆天的原因。

 並且據說,當時二團首席在演出的時候,還是陳秋給他伴奏來著?

 如此想來……

 海音音樂學院的教授突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瞳孔地震。

 這個樂團從一群吊車尾,來到現在這個地步,全部都是陳秋手把手給拉扯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