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117章 第116章 新年音樂會

 雖然說只是一次簡單的新年音樂會,可對於他們而言,其實已經有點像是期末考試一般,讓人格外緊張。

 很多人甚至在上課的時候就已經提前穿好今天晚上需要準備的演出服,比如那一身黑色西服,穿在大衣裡面,整體顯得鼓鼓囊囊的。

 因此,很多的老師看著他們這個模樣,聯想到新年音樂會,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先暫時讓他們去。

 等回頭再算賬。

 至於陳秋。

 他已經提前一個人來到了音樂廳裡面,與其他藝術管理系的同學一起,佈置著音樂廳內的一切。

 比如說將一些打擊樂器給拿出來放在後排,以及提前準備座椅之類的活。

 而時間來到下午的時候,已經有一些沒有課的學生提前來到音樂廳內。

 他們對著陳秋點點頭,低聲打了一聲招呼後,便快速走到音樂廳的後臺,將自己身上的羽絨服給脫下後,來到自己的位置上,開始簡單的調音以及練習。

 這個和比賽不同,也和之前陳秋所經歷的,與一團的對抗演出不同。

 這個是隻屬於陳秋他一個樂團的音樂會。

 因此他擁有足夠的時間來對樂團進行整理和調整。

 完全可以按照樂團的常規流程來進行準備。

 從走臺到演出,一步步來。

 樂團的走臺其實更多是一個適應場地的過程。

 一般來說越好的樂團對於場地的適應能力也是越快的。

 而之前陳秋帶領著二團去華國大劇院演出的時候,他們在音樂廳裡面提前去看場地,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個流程。

 大概瞭解一下場地是什麼樣。

 這種情況不僅僅只是那些臨時的樂團需要,其實就連駐場的樂團,也同樣需要走臺。

 只不過他們的走臺就會更為細緻一些。

 更多的是需要關注音樂廳的溼度,音樂廳的溫度之類細微的事情。

 溼度,溫度等細節會對樂團的表達有很嚴重的影響。

 指揮需要去聽這些細節,來對音樂的細節進行調整。

 這個便是駐場樂團走臺的一個主要原因。

 不過有一點是需要值得注意的。

 就是你確定這個樂團得要能夠聽指揮的,他們知道指揮動作改變的細小原因。

 如果這個樂團不聽指揮,主打一個亂玩,自動駕駛。

 那麼就算他們提前過來走臺,其實也沒有什麼用處。

 不僅如此,樂團的指揮也同樣需要有足夠的實力。

 他能夠準確分辨出場地此時此刻的變化外,他還知道如何對自己的樂團細節上更改,讓樂團所演奏的音樂更為貼合自己所要演奏的感覺,讓觀眾也能感覺到他對於音樂的掌控。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點,這些點需要很多很多的思考才能完善自己的演出。

 並不僅僅只是樂團好或者指揮好就能夠完成的。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問題。

 就是很多很多的樂團他們實際上的走臺也就是純粹的走臺,就是在舞臺上走一遍過場,然後就沒了。

 這樣他們就完全浪費了走臺的這個機會。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ormat="luid"

 dataadclient="capub7569119227492561"

 dataadslot="2391283091"></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push({});

 </script>

 對於後期音樂的表現,也很難表現出特別的東西來吸引觀眾。

 更多的是偏向於千篇一律的呈現。

 不過還好,陳秋是一位非常不錯的指揮,他對於這些東西得心應手。

 而海音·和聲交響樂團,雖然不如那些頂級樂團的實力,大家很多人都是學生。

 但是說到底,他們也是全國前三頂級音樂學院的學生,一個個的水平實力基本上都是碾壓同齡人。

 即便專業水平會稍微低一點,也不會差到那裡去。

 再加上陳秋每次排練的時候,都要求他們看自己,讓他們關注指揮的動作,去理解他指揮的意圖。

 因此海音·和聲交響樂團還算可以,勉強能夠符合可以操控的定義。

 陳秋坐在音樂廳觀眾席的最中間,看著此時此刻舞臺上正逐漸站滿的眾人,默默點了點頭,什麼都沒有說,就只是這麼聽著。

 聲音的一切細節都在陳秋的腦中經過,他抓住了很多其他人都沒有辦法抓住的點,將其記錄到自己的腦中,對自己等下要進行的演出進行。

 和之前不一樣,這一次來的最早的一批居然是芮佳。

 她是提前很早很早就來到樂團這邊的。

 她推掉了今天晚上的演出,再加上她下午沒有課,因此她很早就過來練習,準備晚上的演出。

 這大概也是陳秋少有的,看到她提前到,而不是掐著線過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