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175章 漏洞,超越,發現

 其中有一些人將他們的視線看向陳秋,在發現陳秋看著他們的時候瞬間被嚇了一跳,將他們的視線給縮了回去。

 看來……

 他們可能是在討論自己?

 陳秋看著他們這樣的表情,不由得這麼想到。

 不過他略微搖頭,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自己心上。

 雖然有些好奇他們在討論什麼,但對於陳秋而言,只要他們能完整將音樂給表現出來,那麼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就算在自己背後偷偷說自己壞話,陳秋也是不在意的。

 畢竟哪位指揮沒有被人偷偷摸摸指過呢?

 不停地指出你的問題,讓你不停地修改,調整。

 不直接和他爆了都算心情好的,還要讓他背後都說好話……

 就算是那些頂級指揮都不一定能讓自己樂團裡的人做到。

 因此,陳秋只是對著後面那群人微笑著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只是這個笑容,讓那群人打了個寒顫,頭低的更深一些。

 無奈之下,陳秋只能將頭收回,繼續思考著樂團目前的問題。

 說到底,樂團的高層問題其實並不大,最大的問題還是中流砥柱的那些人還是略微薄弱。

 芮佳如果不算在頭部演出者裡的話,她應該能算是中流砥柱之中最堅挺的那一位,能很好地將自己給她的想法給傳遞下去。

 至於其他人,則是比芮佳稍微弱了一些。

 雖然可能在九校聯賽內應該無妨,畢竟九校聯賽說到底還是一場學生之間的比賽,大家彼此之間的實力差距不會太過於恐怖,但是問題依舊是問題。

 樂團的中流砥柱的問題需要去解決。

 至於樂團的基石……

 那群人是由趙梓潼帶領著排練來著?

 陳秋陷入了思考。

 那群人的專業水平可能還行,不過跟著樂團的時候就顯得稍微薄弱了一些,需要更多的樂團排練。

 感覺如果單純讓趙梓潼帶著他們練習可能還不夠,自己可能得要專門為他們設計一批練習的方案了。

 否則基石太弱,上面秦弦那群人就算表現的再好,也有可能如同無根浮萍,與樂團脫節。

 那群基石之中,水平實力比較高一點的,似乎叫做張宇?還有一個叫做宋歌的?

 這兩人……

 就在陳秋思考樂團後續進度的時候,李安國教授似乎收到了什麼消息,從最前面的座位起身,走到了陳秋邊上,啪嗒一聲坐下,對著陳秋沉聲道。

 “在想什麼?”

 “什麼?”陳秋被李安國教授的聲音一嚇,抬起頭看向他,看到李安國教授帶有一絲關心的眼神後的,嘴角不由得抽搐幾分,無奈道,“李教授你來了就來了,和我伱不用嘮家常套近乎的嗎,有什麼事嗎?”

 “嗯,沒什麼重要的事。”李教授的表情恢復了平靜,略微搖頭,“不過浙州音樂學院那邊把他們那邊的音樂評論週報的消息發給我了,和我們有關,我覺得可以給你看看。”

 “和我們有關的評論?那是什麼?”

 陳秋一愣。

 李安國教授並沒有回答,而是將自己手中一直拿著的平板打開,遞給陳秋。

 打開的那個地方已經很好心地調到了相對應的頁面,甚至將其進行放大。

 李安國教授隨意道。

 “一個簡單的邊角評論,應該是時間的緣故,又或者是因為我們學校樂團的咖位在浙州這邊太小,並沒有單獨用一頁紙來評價我們,我覺得他們的評分你可以看看。”

 “這樣嗎?”

 陳秋若有所思接過李安國教授遞過來的平板,看向了雜誌給的評價。

 正如同李安國教授說的那樣,他們所佔據的地方確實是靠中間的某個訪談角落,靠下面的一個很小的位置。

 並不大,很簡單的一條邊角評論。

 《海音·和聲交響樂團訪杭

 以指揮家陳秋,首席秦弦為首的海城音樂學院學生樂團,和聲交響樂團前來參加由浙州音樂學院舉辦的音樂學院交流大會,在與會過程中,和聲交響樂團展現出卓絕實力,與其學生樂團的外殼截然相反,很難看出其學生樂團的模樣,相反,這支樂團更像是一支職業樂團,演出曲目貝多芬第七交響曲更是卓絕,令人讚歎,不愧為海城第八的交響樂團。

 演出總評8.5/10分,細節處理9/10分,個人色彩9/10分,音樂表達8/10分,技術水平8/10分,若是經過海城,足以專程去聽一場的交響樂團。

 備註:此處並非為學生樂團專屬低難度評分】

 “八點五分?”

 陳秋看著這個評分略微有些驚訝,他轉頭看向李安國教授,不由得有些好奇道。

 “這個分數……是不是比我們之前在海城的分數要高了,這個分數是全國通用的嗎?還是僅僅只是在浙州這邊的?”

 “只是在浙州這邊的,全國那邊會進行一個換算,按照評分標準,評分數量,評分名次進行相對應的換算,按照浙州這邊和我們那邊的評分差距,就算沒有8.5分,也由8.3分的樣子,如果今年浙州他們這邊給的比較嚴格的話,甚至有機會能到8.6,8.7的樣子。”

 李安國教授即答,隨後稍微進行思索了一番,對著陳秋遲疑道,

 “而8.3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今年海城第七名似乎也就是8.3分的樣子,而海城廣播交響樂團今年的第六,也就只有8.7分。”

 陳秋眨了眨眼,略顯驚訝道:“那麼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年都保持這樣的水平,我們甚至還有機會進入海城第七?甚至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