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191章 這是我們的樂團

 陳秋的實力居然有這麼厲害嗎?

 餘塗看著陳秋不由得露出一絲驚歎的表情。

 他略微摸索著自己的下巴,嘴角的笑意無法遮掩。

 好,很好。

 陳秋的實力越是強大,越是能給他,給華國古典音樂圈帶來驚喜。

 他非常期待著有一天,陳秋能帶著他的樂團將趙一斬於馬下,然後向著他宣戰的那一天。

 最好,在他退休之前。

 那一天能夠到來。

 ……

 陳秋的視線平靜,他並不知道剛剛他對於樂團的控制以及秦弦那股絢爛的獨奏給了在場眾人多少的震撼。

 就算他知道,他對此也不會特別在意。

 他只是平靜地將音樂最後的細節給拉扯,讓第一樂章最後一顆音以一個斬釘截鐵的狀態結束。

 第一樂章秦弦的表現讓他驚訝,不過這並不會影響他後續的演奏策略。

 他清楚自己想要,秦弦想要什麼。

 伴隨著短暫的樂章間隙,他的視線與樂團內眾人相互接觸,手中的指揮棒抬起,點向邊緣中提琴以及第二小提琴的同時,他的另外一隻手也點向了第一小提琴和低音提琴,視線與遠處的豎笛略微接觸。

 僅僅只是一次簡單的間隙,他卻已經做好了第二樂章演出前的一切準備。

 在眾人的視線之下,他緩緩點頭。

 伴隨著一個簡單的預拍,在他手中的指揮棒略微顫抖下,趙錫所負責的第一小提琴的聲音響起。

 他們演奏出第二樂章的主題。

 隨著第一小提琴而來的,則是另外一邊,支撐著這個主題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三連音。

 不僅如此,遠處芮佳所帶領的低音聲部在緩慢撥奏,推動著音樂的前進。

 僅僅只是一個開頭,和聲的感覺便已經重構完成。

 很明顯,第二樂章,d大調慢板樂章已經開始。

 相比較第一樂章的輕鬆愉悅,第二樂章就變得柔美了許多。

 之前秦弦狂放演出的那股力量,也在此刻削弱了部分。

 眾人正在努力調整著音樂的情緒,將第二樂章的部分進行鋪墊。

 秦弦也在這個時候略微側身看向樂團眾人。

 看著眾人如此賣力演奏的樣子,他不由得笑了起來。

 果然,這個就是自己的樂團啊。

 也只有這樣的樂團能夠與自己相互呼應。

 自己所想要的一切,樂團都能給自己。

 而自己給予樂團的一切,樂團都能反哺回來。

 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成長,推進手中的作品。

 這種感覺,真的非常不錯。

 陳秋的餘光注意到了秦弦看著樂團的模樣,不由得一愣,隨後扭頭對著他輕微一笑,手指抬起,輕點四下,給了他一個小小的提示。

 四,三,二,一……

 嗡!

 主奏小提琴的聲音在此刻響起。

 不急不躁。

 如同從樂團之中誕生的聲音一般,彷彿天生就應該出現在那,沒有任何一點突兀。

 格外順滑地從合奏之中,走出一支獨奏的旅者。

 秦弦將自己的弓尾放在琴絃之上,配合著手指在琴絃上位置的切換,緩緩拉動琴弓。

 這一次和開頭不一樣。

 開頭的時候他是推弓,更多的是那種先聲奪人的亮相。

 而在這個時候,他選擇的是拉弓。

 拉弓所表現出來的音色會稍微柔和一些。

 這也象徵著第二樂章的主題色彩。

 柔美的第二樂章。

 第一樂章的輕鬆活躍過後,心中的興奮也在這個時候散去。

 在平靜的路上,音樂不再激動地敘說著心中的情緒,而是將自己的心放在周圍的環境之上,欣賞著周圍的美景。

 柔美,平緩,順滑。

 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表達從秦弦的琴中流淌出來,落在舞臺之上,伴隨著樂團眾人的加持,如同涓涓細流一般,流入眾人心中。

 絢爛的美感讓在場的眾人甚至感覺到了一點點不真實。

 秦弦手中的小提琴就如同完全換了一個人演奏一般。

 每一顆音都是那麼的深沉。

 光芒之中帶著一抹散不去的暗淡。

 就如同與那過分早熟的小女孩,在傾聽著他人閒聊的同時,很好地隱藏著自己的心情。

 音樂的美感在眾人的面前流淌,如絲綢般順滑,與羽毛般在眾人的心中略微撓動,帶來一陣陣心癢。

 美的令人心碎。

 而秦弦似乎是惡作劇一般,他看著自己手中的小提琴,嘴角居然還帶上一抹笑容。

 他的手指揉動著琴絃,將每一顆音都揉的如泣如訴。

 憂鬱,傷感。

 但是卻不引人注目。

 就只是那麼平靜地出現在那邊,靜靜地散發著自己的魅力。

 正如同秦弦他本人一般。

 從來不爭不搶。

 他就那麼平靜地在樂團中演奏,自己與自己對話,跟隨著陳秋的步伐,思考著音樂的邏輯,思考著如何表達出自己的音樂。

 內向,內斂,但是充斥著獨一無二,只屬於他自己的魅力。

 遠處,長笛在此刻代替了雙簧的演奏,給予樂團輕柔的銜接。

 秦弦接過長笛遞過來的音樂線條,並且將這線條以另外一種方式送回樂團。

 樂團與秦弦幾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伱。

 這個並不是秦弦一開始的時候,那種過分的依賴樂團,跟隨著樂團幾乎沒有自我的演奏。

 他的這個演奏,是在儘可能表達自我的基礎上,與樂團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