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琴佐老師 作品

第198章 餘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他們在音樂中所需要計算的東西同樣極為複雜,並不僅僅只是譜面上的音符,更多的是譜面下的設計。

 因此,他能理解,並且有這樣的選擇很正常。

 他自然而然也知道如果單純依靠樂團之中個人超常的發揮是完全沒有辦法獲得更高分數的。

 在眾人的視線之下,餘塗神情平靜地將他手中的指揮棒略微向後拉扯,將音樂之中的聲音給消融乾淨。

 目光沒有任何的波瀾。

 在等到音樂給這片空間帶來的張力消除後,便直接開始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第二樂章。

 第一樂章,引子,指代著太陽的升起,萬物的起源。

 第二樂章,來世之人,或者叫做來自遠古時代的人,von den hinterweltlern!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一個顫音樂句,展示神秘氣氛,表現出不祥預兆。

 隱居者意圖探究宗教,欲在宗教中尋求“世界之謎”的答案。

 但是要知道,尼采的思想哲學之中,他對於宗教一直都是一個非常諷刺的態度。

 不管是超人,還是上帝已死,他根本不相信宗教能解決問題。

 因此,弱音圓號改以莊嚴氣氛奏起輝煌的第二主題,帶有格里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素歌《信經的宗教風格,顯得格外滑稽,且充斥著諷刺意味。

 這份諷刺融入華麗的管絃樂旋律中,由柔和的管風琴伴奏。

 餘塗手中的指揮棒輕顫,巧妙地分割著音樂之中的細節,詮釋著音樂之中的表達。

 餘塗對於音樂的思考以及理解完美地融入他所表現出來的音樂之中。

 即便在場的央中音樂學院內眾人,基本上全部都是學生,他們的身上還帶有濃郁的,那股來自於學生的稚氣。

 但是你能很清晰地從他們的音樂之中聽到他們對於音樂的思考。

 由余塗所帶著的思考。

 央中音樂學院並沒有和陳秋帶著的海城音樂學院那般,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

 他們平常練習的時候,更多的是跟著李天指揮一起,只是練習著他們應該練習的部分。

 等到比賽的時候就跟著餘塗指揮,按照餘塗指揮平常的指揮習慣,去演出。

 因此,他們並沒有機會和餘塗指揮一起練出那股屬於他們央中音樂學院的特色來。

 但是!

 餘塗不愧是華國最頂尖的指揮。

 他不愧是華國內對於音樂理解最深,對於樂團理解最強,在全世界也能叫得出名字的頂級指揮。

 即便央中音樂學院沒有自己的聲音,餘塗也能帶著央中音樂學院的眾人去練習,去分析。

 去模擬出華國愛樂樂團的聲音來。

 從另外一個角度,達到陳秋帶著海城音樂學院眾人的高度。

 聽著餘塗的演出,陳秋不由得略微點頭。

 他不得不承認,餘塗的實力確實很強。

 他也確實配得上華國第一的這個位置。

 不過……

 陳秋的視線看向央中音樂學院那群正在演奏的那群人,目光略微有些遲疑。

 他總感覺央中音樂學院之中的氣氛好像和自己想象的略微有些差距。

 他感覺央中音樂學院之中的氣氛應該是偏向於釋放自我的,和海城音樂學院這邊的差不多。

 燃燒自我,釋放自我,表達自我。

 但是為什麼,他聽到的並非如此。

 他在央中音樂學院的音樂之中,聽到的並不僅僅只有表達,還有憤怒,仇恨,厭惡,不滿,嫉妒……

 很多很多數不清的負面情緒堆積在央中音樂學院的音樂之中。

 即便這些負面情緒被餘塗很好地給梳理了,可是在陳秋的耳朵裡,他依然能聽到很多很多沒有處理乾淨的負面情緒。

 就算說這一首《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面,有一些對於宗教,信仰的負面情緒。

 但是那些負面情緒更多的是不相信之類,或者是嘲諷。

 怎麼想也想不到仇恨憤怒不滿吧?

 不過如果是用這些負面情緒來激發央中音樂學院演出實力的話……

 雖然好像能讓音樂表現的更強勁一些,能很好地激發出音樂那股內在的表達慾望。

 可是卻讓音樂之中的情緒偏向於雜亂了一些。

 會不會有些得不償失?

 陳秋聽著耳邊的音樂,不由得這麼想到。

 他不太能理解餘塗音樂之中這些細碎的負面情緒,究竟是為什麼出現。

 不過餘塗似乎也不在乎周圍人能不能聽到負面情緒。

 他只是緊繃著臉,揮動著手中的指揮棒,控制著樂團的前進,讓音樂中演奏者的每一份情緒都很好地用在音樂之上。

 讓原本就顯得格外抽象,甚至難以理解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他的手中,變得具體了好多。

 不再顯得那麼抽象。

 就如同《2001太空漫遊中,從猿猴手中丟向天空的那根大腿棒骨,終究變換成了代表著人類智慧結晶的太空空間站一般。

 在那音樂最終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終消失不見的音樂中。

 萬物……終結。

 ——

 附上海城·和聲交響樂團的勳章設計粗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