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柒 作品

第一章 來者不善

上元節至,長安東市張燈結綵,城裡難得的幾處平坦廣闊之地,被明晃晃的一小堆篝火點燃,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齊聚在篝火前,等著一年一次的煙火表演,外地來的雜耍班子,推著牛車出門的小攤小販,也都趁著這亂世下難得的片刻安寧,光明正大的出來賺點免去苛捐雜稅的辛苦錢,天空朗月正明,星斗閃爍,偶爾幾盞孔明燈放飛天際,更增了幾分歡天喜地的景象。

建德元年(572年),這裡是北周的都城,自宇文邕即位誅殺權相宇文護,獨掌朝政之後,算是獲得了片刻的安寧,官府除了招募均田戶農民充當府兵,充實軍事力量,準備兼併北齊之外,也算是給了百姓諸多庇護,並讓不少出生寒門的人士,有了諸多晉升的機會。

此時長安最著名的酒館天香樓大廳,圍著一堆男男女女和士族平民,大家正自聚精會神的聽著一個瘦削說書人在說話,那說書人三十出頭的年紀,一件素色長袍,右手持一柄摺扇忽開忽合,左手時不時的拿起一塊梨花木鎮尺在桌面敲擊,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在現場說道:

“話說那江湖十隱士之一的皇甫卓,使得一手行雲流水的好劍,那劍尚未出竅,便閃過一道白光,劍氣直逼對手,也就是那麼一瞬間,只見對手雙手捂住眼睛,滾落在地,連連發出慘叫,直呼再也見不著日出日落,尋常煙火……”

-----

臺下一干眾人,有的坐著凳子,有的依著柱子,心緒無不跟著說書人的情節此起彼伏著,這亂世江湖,朝局野史從來就是百姓吃餘飯後的最大樂子,可放眼整座長安城,也只有天香樓才敢拿出來讓大家消遣,人們都說天香樓的背景了得,可卻也從來沒有人見著他們以高低貴賤區分到場的人,不論你是坐在席內點上幾道名貴小菜,還是蹲在門邊磕幾包瓜子蹭一蹭聽書,都皆可,只不過在天香樓二樓的最末端,有一個專屬通道包間,無需從大門進入就能到達,坊間傳聞這個神秘包間,是用來接待那些不常出現在市井的大人物,為此普通百姓也不敢輕易打聽了去。

天香樓廳堂的正中偏左側的席位上,坐著一位約莫十七八歲的錦衣少年,目光清朗,劍眉斜飛,長長的墨髮被金絲髮簪挽上大半,他翹著二郎腿,抓起桌上的花生米,就著小二剛上來的茶水磕了起來,並對著身邊那位衣著玄色衣裳,看起來濃眉大眼,像是侍從的冷峻中年男子說話。

“冷叔,你說這皇甫卓,為什麼要躲在那犄角旮旯的地方苟且偷安呢?如今這世道,他若出江湖,不僅可以行俠仗義造福百姓,還有機會自立門派,流芳百世,為後代敬仰,這可不比他隱世獨居來的好嗎。”

“現如今北周雖看起來一片祥和,可誰不知道這繁華的假象下,是暗潮洶湧,江湖上的門派本該和朝廷互不相干,如今也多是界線不分的攪合到一塊去,到頭來還不是得分出個左右派系來,否則任憑你是有著多麼莫測武功的高人,也架不住以寡敵眾的勢態,你見著哪個新出的門派,在沒有後臺根基的情況下,還能長存於世的,若不想捲入朝堂爭鬥,只有隱世而立,才是最好的選擇。”被喚作冷叔的中年男子,沉著臉與錦衣少年回話,可字字句句都帶著譏諷。

“冷叔啊,要我說啊,你這三歲見終生的本事,都快趕上我爹了,咱先不說別的隱世高人圖的是什麼,就這皇甫卓,年少的時候也是睥睨天下,要不是傳聞他在武當少林這樣的江湖大派面前吃了癟,他也是雄心壯志要在江湖上揚名立萬,要我看啊,這皇甫卓不是隱退了,而是躲在哪裡偷偷練武,還是想著有朝一日回來一雪前恥,再戰江湖。”錦衣少年見著說書的說來說去也就那麼回事,早已索然無味,於是放下手中的茶杯,抖了抖衣衫,就起身準備離開。

“說書畢竟是說書,都是用來取悅大眾的,他們又曾有幾個見過皇甫卓的真容,他們又怎知皇甫卓是不是藉著武當少林的藉口,為他一劍傲世的好名聲,找條退路。”冷峻中年男子雙手交叉在胸前,看破而不說破的樣子,聽起來倒像是和皇甫卓似有幾分交情。

“哎呀,冷叔,人家可是江湖十隱士呢,說的好像你和皇甫卓認識一樣……不過,這說書的每天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個人,也沒見著說出什麼意料之外,不聽也罷,若不是我爹不允許我和他一起走鏢,我還能坐在這裡聽他們瞎掰乎嘛?”錦衣少年正欲出酒樓,餘光卻瞥見一名與其熟識,年齡相仿的冠面束髮少年,在一旁對著天香樓裡賣瓜子的小販指指點點,那樣子看起來就像是在仗勢欺人,於是便忍不住繞到其身側,看看這束髮少年又是要整什麼么蛾子。

“你這瓜子賣的個啥,味不香不說,還磕出了好幾個壞的子來,這錢你說說,我雷二少能付給你嗎?咱們做生意的,都講究誠信,你東西雖然賣的不貴,但也不能欺騙老百姓啊,要知道這裡是天香樓,掌櫃的雖允許你在這裡販賣,可弄不好也是要砸招牌的,你這樣做,可不就是恩將仇報嗎……“冠面束髮少年把瓜子殼甩在桌上,就命令家丁上前,架著小商販卸下他身上的餘貨”來人吶,把這無良小販的餘貨給我卸下去,回頭從家拿一些陵城運過來賣的瓜子分給大家,我就不信了,沒了這小販,咱們聽說書,還吃不成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