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花貓 作品

第40章:六個擂臺

此時,各重殿主長老發話,要解析一下文試的情況和考這場的目的。

其實真正的答案有兩個,只不過一個答案是人數大於四十八名時生效,另一個答案是人數等於和低於四十八名時。

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解答五行相生的問題,那就說明用五行相生或是五行相剋都能解讀。但是又只是解答相生,那相剋就是一個偽命題。

規則二里說答白卷或亂答也會被判不合格,那就解釋了答卷一定要作答。可沒說不能答其他的呀。

既然先答對的會被淘汰,那要麼就是最後四十八位答對者合格,要麼就是四十八名之前的答其他答案者合格。核心關鍵是隻要有一名應試者在剩餘四十八名之前找出答案,考試的第二個目的才得以顯現。

而四十八名之前的答案根據題目和規則已經給出提示,若有人能找出答案說明天資極其聰慧,天賦極高。

只要以相剋的答案回答相生,既詮釋解答了題目,也對應規則亂答、不答這一準則。能把題目和規則解析清楚的人,自然也就能完成考驗。

經過各位殿主長老師父的解答,所有應試弟子們才明白用意。只是針對這群十來歲的孩子們而言,的確難度極大,落敗者也大部分毫無怨言,輸得心服口服。

那接下來,就是四十六名弟子的下一輪複試測驗,武試。於第二日舉行。

“文之殿”有三名弟子進入下一輪,“氣之殿”有九名,“械之殿”有三十四名。如果比拼武藝,肯定“械之殿”的弟子們更有機會,勝券把握更大。

而第二場武試的地點有三個,分別是六座比武擂臺。“文之殿”兩座,“氣之殿”兩座,“械之殿”兩座。每座分別長九丈、寬九丈,高三尺的正方形擂臺。被淘汰弟子們連夜用事先準備好的磚頭鋪設,人多力量大,不消一會兒也就鋪好。

本來預計四十八名人,每一個擂臺八人,剛好分配均勻,現在只有四十六名。而文試勝出的四十六人,從最後一人開始,先選六座擂臺。李旭和白楊可最後選,而且他們二人可以各自少賽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