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花貓 作品

第104章:權衡利弊

大皇子被迫只得遵守旨意,畢竟他旁邊就是青州王家。若真開戰,不正中了太子殿下的詭計,河蚌相爭他漁翁得利。既然自己掌握了兵權,那就是最有力的話語權。來日方長,東宮之位亦可易主,這位子也不是那麼好坐的。

於是二人恩怨也就在此時拉開了序幕,此後十三年裡,二人明爭暗鬥無數場,皇帝也基本都看在眼裡。只要沒有涉及根基,也就讓他二人爭鬥下去。

坐山觀虎鬥在外人眼裡看來,那就是找樂趣。實際皇帝心裡可清楚得很,只有爭鬥產生矛盾,才能給一些人制造入局的機會。畢竟,大家都在下一盤大棋。

與其同一時間,張正林死的那幾天,也同時發生了一起天大的事。

益州李王爺王妃鄭月,也在京州遇襲,從此下落不明。有傳聞是和二皇子爭奪東宮之位有關,李義君追查了三個月無果,被迫宣佈王妃去世的消息。益州軍曾一度陷入混亂危機之中,差點被皇室抓住機會瓦解益州軍。

……

李旭聽完,感同身受,這“施恩令”竟與漢朝漢武大帝推行的“推恩令”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可是號稱我國古代四大陽謀之一的奇謀呀。興許這中間,有母親的攝入,否則段不會有如此驚奇計策。

菊三說道,“如今十三年過去了,恩施‘施恩令’卻遲遲未果,太子殿下一直未兌現與恩師的承諾。我想此事關係甚大,可能背後不僅僅是太子殿下單方勢力。畢竟這是一個有益於皇權的政策。”

李旭應道,“皇上和太子殿下肯定執意執行此政策了,不過往往一個朝代要推行新政那是難上加難的事。也許是大皇子為權衡幾方勢力的均衡從中阻攔,又或許是新政損害了幾大家族利益被他們從中阻礙。要完全實施還需要一個更好的契機。”

菊三道,“是呀……所以我的理想很簡單,為恩師討回公道,實施恩師的遺願,保天下蒼生。所以我必須要回去了……”

李旭也在思考自己未來的路,至此到這裡也有十年時間。為尋找回去的方法,也被迫接受了這裡的一切。自己也逐漸適應這裡的生活,再不抓緊節奏,恐怕真會一直消耗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