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2684章 推薦名額

    “怎麼沒冬梅同志?”

    那就打臉了。

    所以畢遵市委常委會討論研究就是走過場,尹冬梅是唯一提名人選。

    上電則是第二種情況,面臨激烈競爭需要由常委會拍板。此次京都分給通榆四個候選名額;省裡分給各地級市無論規模大小隻有一個名額,樺南因是副省級省會城市特批兩個,全省加起來共十個名額,然後通過考察、評選、內部協商選出前四名。

    一號種子選手自然是秦思嘉,市委副書記兼葡葒區委書記,女幹部,省廳培養對象,省委組織部後備人才,氣質好,工作幹勁足。

    還有兩位各方面條件都不如秦思嘉,但詭異的是呼聲都挺高。

    陳維秋,原葡柘區區長,省直機關空降幹部,去年卡在黃滄海劃的46週歲門檻險些連區長都當不成。王文沙私下請託並說明情況,白鈺考慮到陳維秋工作作風還算踏實,與東峰山礦區協商礦區子弟合併入學過程中也有務實措施,便利用春節前葡湖區委書記生病住院機會,聯合王文沙共同建議由陳維秋“暫代”。這一代便穩穩佔住位子,春節後人事調整時前區委書記因病提前退二線,陳維秋順理成章轉了正。

    僥倖的是,京都鍾組部對於“現任縣委書記滿一年”有專門解釋條款,把暫代、借用、脫崗學習等時間都計算在內,這樣計算,陳維秋擔任區委書記時間從去年一月到今年一月正好滿一年。

    還有一位叫馬步杉,千萍縣委書記,原市委副秘書長,得到黃滄海賞識後第一批空降基層培養鍛鍊,去年提拔副廳待遇。黃滄海同意白鈺建議試圖搬走主管環保副市長範健時,實際上就想讓馬步杉接替。

    三位同為副廳級的縣(區)委書記爭奪一個出線名額,明顯是場惡戰。

    明知惡戰,又不能不打。

    龍忠峻關於優秀縣委書記只有百分之二十達到副省部級的統計數據沒錯,但另一個數據是,被評為優秀縣委書記當年至少有百分之二十提到提拔,第二年這一數據提高到百分之五十。

    而全國縣委書記最終提拔重用的有多少?這樣一比較還是得竭力爭取。

    評選這種好事向來輪不到礦區,吳潤東為首的礦務系常委早早放話“不多管閒事”,言下之意別找我們打招呼,不選邊,不介入。

    這樣就看市主要領導支持力度。

    黃滄海因著謝圖南的關係,加上鍾松中學牌照轉讓擱淺,對秦思嘉越來越不待見,支持馬步杉的態度非常明確。

    王文沙與陳維秋是鐵哥們,碰到這等大事自然全力以赴。

    白鈺會力挺秦思嘉嗎?

    事實上秦思嘉拿到文件後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他,笑道:“不用多說吧?白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