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505章 民心民意

    “不調查沒有發言權啊,”徐教授直率批評道,“我覺得駱常委那次是帶著強烈的個人情緒而來,根本沒仔細分析江業新城的成因和發展方向。”

    燕慎、牛博士、滕主任等人因為在體制為官,不便多說,只能相對苦笑。

    車子駛到江業新城中心地帶的環形廣場,北面是圓柱體辦公大樓,兩邊環繞著部委辦局和廣電中心、文化廣場等,南面則是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基地。從右側向北數里路,迎面是裝修得美崙美煥、金碧輝煌的乾鋒綜合商廈,東邊則是氣派華貴的新金融一條街。

    “辦公區、文化區、商業區、美食街和生活區,江業新城五大板塊錯落分佈,既方便群眾業餘生活,又緩解交通壓力,”殷教授專門研究城建,立即看出名堂,“與老城區聯繫緊密的商業區、辦公區處於城市主幹道外環線,而文化區訪客相對較小,放在內環線;美食街和提諾納超市人流量最大,外環內環都能通行,佈局非常合理。”

    “醫院、學校、幾個居民小區都在新城與老城區結合部。”朱正陽道。

    徐教授問道:“江業新城達到今日規模想必投入巨大,而城建資金畢竟有限,老城區後續建設怎麼辦?”

    言下之意區政府會不會追求新城的表面繁榮,放棄老城區基本設施維護,倒逼老居民向新城流動。很多盲目擴張、大搞土木工程的縣區常祭出此招。

    朱正陽道:“早在我前任的前任即費書記手裡,就大力推動蓮花河沿線環境整治工程;方常委繼任後加大投入,興建多個小型涼亭等休閒角;我呢以蓮花河為輻射進行街道翻新工程和亮化工程,其效果不比新城差,各位晚上有雅興可以在老城區散散步,近距離接觸小縣城的老百姓。”

    “一定的,一定的。”牛博士最喜歡到尋常人家拉家常,從七扯八拉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衛先生突然問了個頗為敏感的問題:“兩位領導,據我所知駱常委針對江業新城提了好幾點意見,如佛教勝地變成旅遊勝地,美食街不宣揚中華傳統美食卻是西餐,最好的地盤留了外國超市,還有金融街到處都是西式雕塑,剛才一路看來,那些問題不單存在,而且規模更大、範圍更廣,難道不怕他重返江業算舊賬?”

    一時間車裡氣氛有些凝重。

    隔了會兒,方晟道:“衛先生,如果你在縣委書記位置上,覺得應該順從領導意見,還是順從市場需要?”

    衛先生沉默片刻:“從經濟角度看當然要順從市場需要;但忤逆駱常委的意見會丟官歸田,從此絕跡於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