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雲之初 作品

第271章 第 271 章

    後金。

    哪個“金”

    金國的金。

    他們承襲的是完顏氏的金朝。

    作為宋元兩個朝代之後的明朝的臣子,本朝的教育使然,他太瞭解時人和

    青史對於叛降異族漢人的評價了,一個不好,興許就得與秦檜為伍,遺臭萬年。

    投降李自成呢,名聲稍稍好聽那麼一點,不算是漢奸賣國賊,只能罵做貳臣,不忠不義。

    此外還有最現實、也是最要緊的一個因素橫亙在他面前他的家人現下正處在別人的掌控之下。

    天殺的朱家小兒

    自己跑就算了,還帶上老子全家人一起去了南京

    我現在算是拉褲子裡邊兒了,投降滿洲,家人要死,投降李自成,家人也要死,吳某人倒是想忠貞為國,報效朝廷,可現在這個實力,哪裡能做得到

    你朝廷要是能再打回來,我咬緊牙根堅持數日也便罷了,可崇禎皇爺都絕望了,你皇太子這個毛兒都沒長齊的還能翻什麼浪出來

    倒是玩的一手好陰謀,帶走吳某人家小,陷我於水火之中

    吳三桂有心投誠,卻又捨不得家小,老父慈愛,手足兄弟,還有他的兒子們和心心念唸的愛妾陳圓圓

    並非他拘泥於兒女情長,當天平一端放置的籌碼是全家人性命的時候,誰又能等閒視之

    李自成幾次三番使人招降,滿洲那邊兒舅舅祖大壽也送信勸降,吳三桂一宿一宿的睡不著,頭髮大把大把的掉,正左右為難之際,卻聽屬下回稟,道是門外有人求見,口稱可以解他眼前困局。

    吳三桂心說放屁,肯定是不知道那邊兒派來勸降的,揮揮手正準備吩咐把他趕走,臨了了卻又停頓一下,遲疑著說:“罷了,且聽聽他說些什麼。”

    出乎吳三桂的預料,來人做道士裝扮,倒不像是那兩方派來的人。

    他心下微動,卻見那道人行個禮,含笑道:“還請伯爺屏退左右,山人才好為您出謀劃策。”

    侍從們面露躊躇,吳三桂則擺了擺手,等人都退了出去,方才道:“說吧。”

    那道人卻自袖中取出一封明黃帛書,沉聲道:“臣奉皇爺旨意來此宣旨,平西伯,接旨吧。”

    吳三桂臉色頓變。

    奉皇爺旨意而來

    大順和滿洲都在爭取他的時候,朝廷竟也送了旨意前來。

    眸光閃爍,他沒有急於跪地,只是咳嗽一聲,溫和了語氣:“敢問來使,是奉崇禎皇爺之令,還是”

    那道人自若道:“臣奉大行皇帝皇太子、新帝之令前來向平西伯宣旨。”

    南京的小皇帝

    吳三桂下頜不易察覺的緊咬一下,順從的跪了下去:“臣吳三桂領旨”

    那道人見狀,反倒笑了:“皇爺說了,伯爺孤軍奮戰,戍守要處,是我大明的棟樑之才、肱股之臣,行過大禮也便罷了,這旨意卻無需臣來宣讀,直接遞交到伯爺手中便是。”

    吳三桂勉強牽動一下嘴角,謝了皇爺恩德,心下卻是冷笑無非是想壓我低頭,以此觀量我的態度罷了。

    心頭怒焰沖沖,他臉上神色反而愈發恭謹,雙手接過那封帛書展開。

    新帝的言辭頗為客氣禮遇,先講都城失守的突然,他為防忠臣在前守關、家小在後受難,方才將吳家人一併帶去南京,好生顧看

    吳三桂看到此處,便忍不住磨了磨後槽牙,再看下去,不禁眉頭微動。

    新帝說能夠體諒他現在的左右為難,如果可以的話,還請他勉力支持,若是實在撐不住了,或可與李自成部虛與委蛇,換取喘息之機,平西伯的難處他都明白,也能夠體諒,若真倒向李自成,他不怪他,只是有一點,萬萬不能投降後金,做民族的罪人

    吳三桂將這封書信看完,心緒微松。

    這新鮮出爐的皇帝雖然看起來像狗,但好歹也算個人,一來給他指了明路,沒有逼迫他跟滿洲又或者李自成同歸於盡,二來還給他留了保命符。

    這封奏疏由他親筆所寫,加蓋玉璽,若真是投了李自成,來日再行反水,有這封旨意作證,他乃是奉旨投敵,而非自己品行不端。

    吳三桂將這封不算長的奏疏從頭到尾看了三遍,終於長舒口氣,再度跪下身去,南面叩首,以示恭敬。

    道人見狀,便知此事成了一半,向吳三桂行個禮,飄然離去。

    吳三桂率軍堅守半月後,李自成再次遣人前去招降,這一次,吳三桂沒有將人趕走,沉默半晌之後,傳令將其請進門來。

    長達數個小時的磋商和拉鋸戰之後,吳三桂面色頹然,宣佈倒向大順。

    消息傳回北京,李自成大喜過望。

    南邊近來不太順利,他還是太小看那黃口小兒了,竟連吃了好幾個敗仗,現下北邊兒得了喜訊,也很值得慶賀一場。

    遵從二人商議的結果,李自成降旨封吳三桂為平西王,仍舊戍守山海關,防備北邊後金,與此同時,又調遣麾下精兵良將前去協助,一來是防備吳三桂另有異心,二來麼

    大明的天下爛成什麼樣子都跟我沒關係,但是當這天下變成我的囊中之物之後,就不能再讓它繼續爛下去了

    還有北邊殺千刀的韃子,等老子騰出手來,剿滅南明朝廷之後,再慢慢同你們

    算賬

    吳家世為明臣,到吳三桂這一代時,卻做了大順的臣子,即便知道這都是政治交易的結果,可真正到塵埃落定之時,吳三桂心頭仍舊是百感交集,複雜難言。

    日暮時分,殘陽如血,吳三桂獨自立在城牆之上,晚風吹來,不勝唏噓悲慼。

    身後有腳步聲傳來,是他的副將,聲音不似往日洪亮,帶著些許萎靡與頹然:“王爺,李自成皇上派遣的援軍來了,您要不要見一見”

    吳三桂很快收拾了心情,大步邁下城樓:“走”

    一行精騎伴著滾滾塵土而來,到身側五米遠時勒住韁繩,飛身下馬,為首之人身量結實而挺拔,腰佩長刀,周身一股兵戈鐵馬的悍利之氣,淵渟嶽峙,非同凡俗。

    吳三桂為之所攝,心頭暗道好個漢子,露出笑容迎上前去,身體卻在觸及對方面容之時猛然僵住

    這人的面容竟跟崇禎有六七分相似

    “平西王平西王”

    對方豪爽大笑:“怎麼只看著我不說話難道我與你哪個熟人生的相像”

    吳三桂回過神來,忙遮掩過去,一邊與其說笑寒暄,一邊偷眼打量他身形儀表。

    崇禎是個生於富貴的皇家子弟,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儀態出眾,面前這大漢麼,身量似乎比他高些,身形也更加魁梧結實,舉止豪放而粗獷,與崇禎截然不同。

    但是面容上的確是相似的。

    近來李自成與南邊朝廷作戰不順。

    這個大順賊子又與崇禎生的這般相像。

    若是好生調訓一番

    恍惚間一道閃電劃過腦海,靈光乍現,吳三桂忽然間冒出一個主意來。

    “什麼,讓我假冒崇禎這如何使得”

    朱元璋一掌擊在案上,八尺男兒,眼眶通紅:“我全家都是因為崇禎那狗賊的亂政而餓死的,這時候讓我學他,如何使得”

    吳三桂笑的寬慰他:“只是一種嘗試而已”

    朱元璋滿臉抗拒,面沉如水,一言不發。

    兩名一直跟隨他的將領:“”

    來吧,毀滅吧

    已經沒什麼不能接受的了

    我是朱元璋。

    我穿成了大明末代天子崇禎皇帝。

    我毅然投入到轟轟烈烈的起義軍事業中去。

    萬萬沒想到,他們居然讓我去假冒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