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夜 作品

235.所有人都嫉妒了!蕭冬梅的要求!(求訂閱)

    眼鏡男生搖搖頭:“我暫時沒有了,謝謝王教授的回答!”

    說完,男生很有禮貌的坐了下來。

    其他還有很多人舉著手,想向王謙提出問題。

    本著男女平衡的原則,王謙又指了一位馬尾女生:“這位女生,你有什麼問題?”

    女生站起來,顯得很高挑,也毫不怯場,看著王謙大聲問道:“王教授,您用了戰國時期信陵君救趙國的典故,讚揚了兩位俠客的壯舉。最後還說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我理解的大意應該是誰願意像揚雄那樣為了寫書而在窗前白了頭髮?王教授,你是否看不起文人呢?”

    好傢伙!

    這女生是挑事兒來了。

    王謙心中讚歎!

    名校果然就是名校!

    難怪很多人在名校講課都翻車了,被學生提出的問題難住了,甚至是給出了錯誤回答,最後難堪收場。

    就是因為這些名校學生本身都很不一般,不論是思維敏捷程度還是知識積累底蘊,都遠高於平均水準。

    如果在普通大學,估計現在能理解這首詩的人都找不出幾個來,或許還要靠王謙親自現場講解,大家才能理解其意思。

    但是,這裡的學生卻根本不需要王謙講解,大多數人就能理解其中的典故,還能理解其中最後表示的大致核心思想!

    而且,還敢當眾問出來。

    當然,其他許多教授作傢什麼的,肯定也看出來了,只是沒有提問!

    所以,這名學生當中點了出來,就顯得很有爭議了!

    畢竟這可是雙星中文系大課。

    來的也都是中文系的師生,校外人士也都是和文學有關的文人,以及極少數的其他人士。

    簡言之,在場的都是讀書人,是文人!

    貶低文人,那就是與在場幾乎所有人站在對立面了?

    一雙雙眼睛再次盯著王謙。

    王謙感覺到了許多人的壓力以及不滿,面對這位女生,輕聲說道:“文人有文人的道路。但是,如果能以一己之力去拯救一國,那麼誰願意去當一位一輩子寫書的人?這是一個比喻手法,不是泛指文人,而是指像是這樣不能為國為民做事實的人!”

    “不存在貶低與否,你想多了。”

    王謙直接當中否認了。

    女生笑了笑,輕聲說道:“謝謝王教授的回答。”

    說完,女生坐了下來。

    不過,很顯然,大家對王謙的這個解釋不是很滿意。

    比喻手法,那為何不用其他人比喻?非要拉上文人?

    不過,王謙否認了,大家也就順勢找個臺階下,不滿意也埋在心裡!

    這裡場合不對,而且王謙這首詩也的確非常好,他們給了王謙一點面子,沒有當眾發難!

    不過,以後王謙再想得到他們的認可,可能就更有難度了。

    當然,這也是他們想多了。

    王謙根本不需要他們的認可。

    隨後,王謙又指了一名男生:“這位男生,你有什麼問題?”

    男生站起來直接問道:“王教授,你以信陵君救趙國的典故來比喻你自己。那你是否已經確定你這次出國參加比賽能拿到冠軍,擊敗敵國呢?”

    王謙肯定地說道:“是的,我是這麼認為的。我會為我們拿回一個冠軍,我堅信這一點。”

    男生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坐了下來。

    現場又響起了一些掌聲。

    大家對王謙的這個回答很滿意。

    隨後。

    王謙就結束了大家的提問環節,看向蕭冬梅問道:“冬梅,你現在可以提出你的要求了。當然,別太過分哦!”

    現場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蕭冬梅。

    有了剛才劉勝男的巨大收穫,所有人看著蕭冬梅的眼睛都炙熱無比,恨不得上去將蕭冬梅替換下來。

    當然,大部分認清現實的人只是期待蕭冬梅能給大家帶來什麼。

    蕭冬梅淡然一笑,如冬日盛開的梅花,幽靜而美好,輕聲說道:“我最近偶爾也在關注三國曆史的研究。既然王教授你對三國曆史非常瞭解,那你能寫一首有關三國故事的作品嗎?”

    大家聽到這個問題,稍顯意外,卻又不那麼意外,同時許多學術圈的人都很是期待,期待能通過王謙來了解更多關於三國曆史的信息。

    只是。

    王謙回答道:“我剛才回答雪漫說了,我以後會花時間整理一部小說,把我知道的三國曆史故事寫出來。”

    蕭冬梅依舊好奇地問道:“那你能說一點有關三國故事的感想?”

    王謙稍微沉默思考了一下,沒有拒絕,然後一揮手,轉身走向桌子跟前。

    蕭冬梅和秦雪榮馬上給他鋪好白紙,用鎮紙壓好,秦雪榮再繼續磨墨。

    現場出現了一絲絲騷動。

    很多人再次站了起來,伸長了脖子看向前面,想看的更加清楚一點。

    因為,大家都知道,王謙應該是又要寫作品了!

    有了前面驚豔大家的俠客行!

    那麼,這有關三國的感想,是否還會繼續給大家帶來驚喜?